——————

(以下均为瞎扯,只是提高了周文文装逼的水平,请勿当真。)

周文文知道电流,这是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 做有规则的定向运动,从而形成。

而根据焦耳定律Q=I2Rt可以得出,如果每秒输出100A电流,那么就有Q=×R,即10KA电流。

而通常情况下,人体与电流接触,电流为0.5~1mA时,人就会有手指、手腕麻或痛的感觉。

当人体与电流接触,电流增至8~10mA时,针刺感、疼痛感会增强并发生痉挛而抓紧带电体,但终究能摆脱带电体。

但是当人体与电流接触,电流达到20~30mA时,会使人迅速麻痹不能摆脱带电体,而且血压升高,呼吸困难。

而人体与电流接触,电流为50mA时,就会使人呼吸麻痹,心脏开始颤动,数秒钟后就可致命。

而通过人体电流越大,人体生理反应越强烈,病理状态越严重,致命的时间就越短。

而已知1KA=1000A,1A=1000mA...

可想而知,这A电流打出,进入人体后的结果会怎么样。

想到这里,周文文不由打了一个寒栗,但随即一个疑问,在心里升起。

没错,根据焦耳定律Q=I2Rt可以得出,如果每秒输出100A电流,那么就有Q=×R,即10KA电流。

但前提是R不为空气,而当R为空气时,空气阻率无限大,电弧放电又要气体电离情况下,这A电流就会像1滴淡水进入大海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

难道说电子周循环装置,解决了这个问题?

J·迈尔是物理学家。

他在1840年去爪哇的航行中,由于考虑动物体温问题而对物理学发生兴趣。

而当他为患病的水手放血治疗(当时流行的疗法)时,发现静脉的血比较鲜亮。

他发现血液鲜红是在热带,身体不像在温带那样需要更多的氧来燃烧以保持体温。

小主,

这一现象促使迈尔思考身体内食物转化为热量以及身体能够做功这个事实。

从而得出结论,热和功是能够相互转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