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好,老夫就帮他一把,助他跃过这门坎,以后造化如何全凭他自己了。”史弥远对全绩的戒心可以忽略不计,毕竟二人的身份有天壤之别,拖着裙带关系进入赵宋官场的人物十分常见,也不差全绩这一个,史弥远这么做完全是因为要笼络赵贵诚,毕竟这么听话的棋子可不好找。
“多谢史相。”
赵贵诚心中长舒了一口气,全绩两年来的努力总算见到了成果,汪纲奏章上的这一笔,官家口中的这一问,以及史弥远卖人情的这一帮,都为打好基石的全绩浇灌了新生之芽,赵贵诚很开心,快的很开心,他似乎看到了未来二人在朝堂上的景象。
“嗯,纯父,如何做最为妥当啊?”史弥远与余天赐的关系已经超越了主臣,更像是异性兄弟,两家从父辈便打下了坚实基础,且二人又是总角同窗,史弥远对其信任之极。
“今日之前确实不好办,但今日之后就顺理成章了,大郎可将全五录入沂王府幕僚名册,史相可用办事之机提上一笔,官家自会同意。”余天赐是全绩名副其实的大恩主,全绩挂着他的名做了许多事,余天赐也愿把名声借给这位有志向的年轻人,承载他最初的理想。
“那这事就这么定吧,大郎,今日老夫要为你和二郎介绍一位先生,日后你们便跟着他学习,一定会有进益。”史弥远向余天赐打了个眼色,余天赐从内堂引出一人。
此人身形高大,体态微胖,大飒长胡,立刀眉,高鼻梁,书卷气息浓郁,目光清纯。
“拜见史相、秉义郎。”
“德源请起,大郎,这位是国子监书库官郑清之。”
郑清之,初名郑燮,字德源,庆元府鄞县人氏,师从楼昉,善写文章,嘉泰二年入太学,嘉定十年进士及第,任峡州教授,京湖帅臣赵方见其人处事谨慎,为人沉着,欲让二子赵范、赵葵拜入郑清之,且让郑清之日后照顾他的两个儿子,而后郑清之助何炳组建茶商军,今岁才调回京城。
“拜见郑先生。”赵贵诚携弟向郑清之行礼。
“好好,二位请起。”郑清之其实不愿参与史弥远与赵竑之争,但史弥远亲自到府拉拢他,并且承诺等自己死后,这大宋的相位就交予郑清之,郑清之这才心动来教授二人。
“德源,大郎二郎以后就托付给你了,还望德源莫要藏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