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我来跟,你继续说,”古大仲记下刘正茂讲的。
“郭明雄讲,他的队伍现在要应付饲料厂、养殖场、和农校养殖试验场三处工地,人手实在不够忙不过来,双抢前这三项工程可能完不了工。是否可以再请点外援,让他们帮建农校实验养殖场和大队养殖场,饲料厂就由我们自己的社员承建,这样既能解决人手不足问题,保密的事也不愁。”
古大仲看看罗迈,罗迈对刘正茂说:“这个事可以考虑,具体怎么操作,节后再商量。”
“领导,我以为养殖场进度慢了点,昨天跟郭明雄和莫老师商量了,莫老师讲建竹篱笆大棚可以养鸡,养鸡主要是注重卫生和防疫,我建议先建竹制养鸡棚,先把鸡苗数量扩成1000只,猪崽养殖也不应低于600头,近期农校会把答应送大队的200头外国猪崽送到。”
“云中华同志担心养殖量增加后,发酵饲料的原材料不够,支书、大队长,请问有什么办法没?我的意见是找临近大队大量收购,等到早稻收获时,这个问题就能解决了。”
罗迈听到养殖场要花钱请人帮忙,还要花钱买青饲料,账上的钱可是他的命,说:“六月底再扩充养殖量,建设和青饲料的问题都能解决,而且还可以节省很多钱。”
这次,古大仲和罗迈的想法一致。刘正茂说:“这只是我个人想法,因为养殖是靠时间磨出来的,早点进栏,年底压力没有那样大。”
“这事我记下了,还有吗?你继续说。”古大仲说。
“最后有一件最重要的事,养殖场已经投入使用,包括农校养殖实验场在内,所有动物粪便一定要处理好,大队和农校必须建足够的粪便处理池,千万不能让粪水渗入地下,影响地下水质量。所以我建议大队和农校合伙一起建过滤池,有效控制废水的危害。”
都没环保意识的年代,罗迈和古大仲都不懂,但是刘正茂讲粪水渗入地下,会影响地下水,这两人还是听懂了。古大仲说:“应该都不会建什么过滤池,这个有点不好办。”
小主,
“现在养殖场刚开始投入使用,先挖几个池子,在池底铺上塑料膜防止粪水乱流。还有就是养殖场用水尽快引入实验场的井水,尽量不用池塘水,杜绝牲口疫病来源。”
“这好办,这边砌个水池,用管道接过来就是。”古大仲表态。
“发现的问题就这些,跟领导汇报是七个抛砖引玉的意思,至于怎么决定,还是领导视情况决定。”刘正茂在大队自己定位为规划师,能想到的都讲出来,具体怎么执行只能依靠古大仲和罗迈作决定。
“小刘,你讲的这几个问题,我都记在本子上,后面会重点解决。上次议过,双抢前,要再给社员发点大米,这事还需要你抓紧办,过完端午,离双抢的时间就不远了。”古大仲提示。
“大队长,我尽快会把粮食拉回来,现在有汽车,一次拉个四、五吨大米没问题。”刘正茂承诺道。
罗迈:“其他没事了,小刘,晚饭去我家吃?今天家里准备了点菜。”
“支书,谢谢你看得起我,今天不凑巧,知青点分了鱼肉,也准备会餐。”刘正茂说。
晚上发生一个没想到的情况,天黑后,杏花大队的支书和队长提着一只鸡和一桶鳝鱼加一串青蛙,找老王屋里来给刘正茂送礼。刘正茂只是副大队长,上面有支书和大队长,杏花大队专门给刘正茂送礼,有可能破坏樟木大队的领导间的团结。
“朱支书,李大队长!你们是否拜错了庙门,在樟木大队可是唯罗迈支书马首是瞻的。你们要拜码头,应该找罗支书和古大队长才对吧?”刘正茂直接挑明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