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大都督那求而不得的大舅哥

长安好 非10 2245 字 3个月前

所谓并蒂莲,为一茎生两花,两朵花各有花蒂,两花并开,谓之并蒂莲。

因此象少见,又称瑞莲,是为祥瑞的象征,便常出现在书画及绣品当中。

此行前来观赏者,大多也是第一次亲眼见到此等活着的奇莲,因而惊叹连连。蒋海更是凑上前去嗅了嗅,生意人嘛,祥瑞之气不嫌多。正如他将自己养得这般白胖,图的不也是一个聚财的好意头么。

“……多亏刺史大人,我等今日方能有幸开此眼界,一饱眼福!”

有蒋海开此话头,诸人纷纷附和。

出了刺史府后,众人心中便也有一杆秤在,眼界也开了,眼福也喂饱了,接下来便该轮到嘴巴上工了。

江都刺史府中开出了并蒂莲的奇闻,很快即传遍了江都城。

世人对总有着奇闻异事总有着格外浓厚的兴趣,这兴趣不仅在于传播,更在于探究猜测,猜测这祥瑞因何而起,是否代表着上苍庇佑江南?又为何偏偏开在刺史府中呢?

一时间,各路说法层出不穷,但无一不是积极向上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甚至还有文人作诗称颂此事,抒发心绪是其一,试图借此在刺史大人面前露一露脸,也是个原因……万一诗词传到刺史大人耳中,得了刺史大人的青眼,一个高兴,便也将他们塞去帮忙抄书了呢?

说到近日在江南学子间很是引起了一番轰动瞩目的抄书之事,有不少文人皆在为此懊悔难当,同窗好友间为此“反目”者,也屡见不鲜,具体分歧大多是之前有人欲去参加刺史府的招募,却被好友以【有人暗中道,常刺史此人作风张扬,恐非良主,我等不若再观望一二】为由劝阻了——

口吐如上之言者,此刻亦觉懊悔——之前也没说凡是通过招募考核的,便有机会去抄写世家藏书啊!且据说不单可以抄,待抄写完毕后,还可以留名其上!

的但凡知道有这等好事,先前便是天王老子来拦,那都是不好使的!可偏偏……可偏偏拦了路的正是他们自己!因而,做梦都想回到十日前,好将彼时那个自己拎起来,扇上百八十个耳光,直到打醒为止。

说来多么心酸讽刺,先前他们担心一个不慎,误上贼船,还在为那些上船之人感到前程莫测,可现下眼睁睁看着那船开走了,才知船上的人竟然吃得这么好!

想到此刻那些人关着门正对着饕餮盛宴大快朵颐,门外之人馋的眼泪都要流出来了。

也有人觉得还有机会,透露了一个小道消息:“……我有位朋友,他家中三叔在外养着的外室的继母的一位表侄,在刺史府前衙做事……”

听着的人还未来得及消化这段离奇的关系,便被接下来的话深深吸引:“据此衙差说,常刺史搜集藏书,是要用于江都府学之中的!咱们只要考入府学,便还有机会习得那些藏书的抄本!”

他们大多是寒门出身,读书是唯一的出路,而读书对寻常人家而言花费巨大,大多是举全家之力托举一人,他们肩上承担着的希冀,不可谓不重。

而如今正处在士族衰微的交替关口,前方天门大开,只待他们翻身一跃……因而他们无不时刻警惕振奋着,不愿错失任何一个有希望争先的机会。

此小道消息也飞快传开,许多学子开始翻起了往年府学招生的考题,如盘核桃般,打算先盘它个油光水滑。

一辆桐油马车不急不缓地行驶着,经过长街短巷,书铺学堂,一路闻得商贩叫卖,街口争执,工匠砌墙,劳役铺路声,车马借道声,学子读书声……

这些声音混杂交替着,经夏日的暑气蒸腾着,借着午后夏风,拔地冲天而起,在江都城上方拧成了一股无形的复苏之气。

那辆马车在一座高大的府邸前停下,见到由车内走下来的人,把守在大门外的禁军这次顺利认出了来人,连忙行礼。

不必经通传,常岁宁带着人负手走了进去。

听得常岁宁来此,潘公公便觉腹肉隐隐作痛,同杯弓蛇影很有些异曲同工之妙。

好在今日这尊大佛不是来抢东西的,反倒是来送东西的。

常岁宁带来了那株并蒂莲,历来各地发现祥瑞,总是要上报于朝廷与天子的,常岁宁也很自觉,横竖她也用完了,留着亦是无用。

至于送回京师时会不会已经枯萎了,那便不是她该操心的事了,且祥瑞这种东西,枯萎了也还是祥瑞,不影响其法力的。

见罢潘公公,常岁宁去了众人抄书之处,但未曾打搅,只悄悄看了看,见得秩序井然,不多时,便放心地带人离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