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成果

南方上好的田地用了新的肥料之后,水稻亩产平均能有七八百斤,差一些也能超过六百斤。

土豆红薯玉米这些粮食引进来之后,杨轩也让人进行研究。

几十年下来一直没有停过。

杨轩研究粮食种子的庄子,可不仅仅只有金陵城外这一处,北方也有,更南方也是有的。

杨轩是从乱世走过来的,深知粮食的重要性,几十年下来,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当然,成果也是丰富的。

土豆,红薯、玉米这些刚传进来的时候不仅品相差,产量也就只有土豆和红薯能超过千斤,玉米就别说了,产量虽然不比小麦低,也没有小麦挑地,但玉米棒子确实没有后世的大,小的还没有成年人半个巴掌大,大的比成年人巴掌也大不了多少。

后世那么大的玉米棒子,都是科研人员不辞辛劳,一代代培育出来的。

杨轩想要实现那样的场景,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这几十年下来,土豆和红薯在民间的产量已经突破了两千斤,个头也比一开始的时候大了两三圈。

试验田还在想办法突破三千斤产量。

玉米在民间的产量能达到六百斤,地再差也能有一百多两百斤的样子。

只要没有灾情,是不会绝收的,省吃俭用,也能活下去。

杨轩手下研究出来的粮种和肥料,最先受益的还是地主大户,以及各地的藩王。

他们名下土地多,朝廷摊丁入亩,按田地收税之后,他们要交的税就多了,找不到有功名的读书人挂靠田地免税,那就只能自己交。

想要保证自己的收益不减少,那就只能在产量上想办法了。

杨轩让人研究的粮种和肥料就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之所以这些人最先受益,主要还是普通百姓对新事物有天然的抵触。

只有当看到地主老爷们趋之若鹜的时候,他们才会相信。

大明的商业虽然繁荣发达,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有那个资格、头脑经商的,种地还是绝大多数人的选择。

虽然不能像经商一样赚得多,但好在旱涝保收,田地还能传家。

至于藩王那里,早在朱棣削藩的时候就规定了,每位藩王名下只能有一万亩地,除了亲王爵位不会降之外,其他的都会一代代降下去,直到最后沦为平民。

若非同意成为平民后可以科举、从军、经商等,怕是一众藩王没那么容易同意。

就算如此,各藩王,暗地里也在经商,兼并土地,他们养的人多,花销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