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奈何迷局中

只见四块尺许见方的青石砖上,笔走龙蛇,竟是一篇石刻文章。凑近一看,字迹并不甚大,每字也就寸许,但错落有致,俨然行云流水,颇具功底。

众豪客中有不少书法圣手,单看这字,哪怕是写在白纸上,也是极好的墨宝。更难得的是,孟辞禄是用剑尖在青石砖上刻就而成,更显功力。是以大家忍不住都叫起好来。

天府门掌门卢光远颇喜舞文弄墨,仔细一看道:“这字不仅写得好,这文章更是妙不可言!大家看看四郎的《万卷阁赋》,堪比王勃的《滕王阁序》啦!”

果然,这篇刻在地上的文章,竟是一篇草就的《万卷阁赋》,大约两百余字,构思精巧、辞章华丽,典故、警句层出不穷,言尽万卷阁百年沧桑,称颂孟夫子豪侠义举,用词之精到、用情之深刻,见者无不赞叹。

孟夫子哈哈大笑,脸上止不住的得意之色,连声道:“辞禄武功、文章长进很大,不过在各位贵宾面前献丑,还是显得轻狂了些,今后须谨记。”那孟辞禄微微一笑,口中称“是”,便退到了一旁。

旁人还道是孟夫子谦虚,但阁中人均知,孟夫子修养极深,往往喜怒不形于色,但见夸赞孟辞禄时却喜上眉梢,当真罕见。

这时,辞君施施然走到父亲面前,俏声道:“爹爹,哥哥们的才学、武功,我是比不过的,但这寿礼却不能少。女儿这里花了些心思,给您预备了件礼物,不知爹爹喜欢不喜欢?”

说着,便拿出一个布袋,掏出来一看却是一件白色的狐皮大氅。孟夫子双手接过,仔细一看,针脚并不细密,便知是女儿亲手所制。连忙披在身上,大小正合适。大家伙儿也赞叹起来,直言大宗师更显风采。

孟夫子双眼微红,一把拉过辞君的手,便觉有些异样,低头一看却见她手上有不少针扎和剪刀划伤的口子,都已结了痂。

孟夫子忍不住流下泪来,道:“君儿,你当真是为父的小棉袄!平日里你喜欢舞枪弄棒,对女红却毫无兴趣,爹爹没少说你。想不到,为了给爹爹缝制大氅,你竟学起了针线活!你这礼物,最为珍贵,爹爹喜欢得紧!”

张适之在一旁也深为感动,世间一切功名利禄、金银珠宝,都抵不过大爱真情。孟夫子得子女如此,堪称完满。唉,反观自己,打小流浪,好不容易才上了山,不过半年又流落江湖。连父母是谁都不知道,想尽孝也无从做起……

恍惚间,看见辞君在向自己眨眼,这才想起自己也要向孟夫子拜寿,便收敛心神,缓步向孟夫子走去。孟夫子见了十分高兴,慈爱地望着小道士。

只听张适之道:“前辈,独孤峰沧海观小道士不自量力,承蒙前辈悉心关怀,在这万卷阁有了家一般的滋味。纵有金山银山,也难表对您老人家的感恩之心。特将无涯派扶摇丹五枚奉上,恭贺您老寿比南山!”

“无涯派?”不少人开始嘀咕起来。有人低声疑问道:“无涯派据说被灭了门,一百多口无一幸免,太惨了!”又有人道:“没那么多,只有七八十口而已,可惜建派一百多年了,没了!”还有人道:“不知是谁干的,八成是幽冥教下的死手!”那幽冥三使闻言互相看了一眼,却也不争辩。

孟夫子见状连忙高声笑道:“你是辞禄朋友,在此做客,何必如此客气?”却低声对适之道:“今日人多眼杂,不宜泄露你的真实身份,否则怕惹祸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