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于平闻言,却毫不惊慌,淡然地道:“哦?既然如此,少侠不妨为我一一指点。”说着,邀请白袍客和张适之缓步沿着之字形梯子而上,来到了一处空洞处。这里视野甚好,恰好避过女墙、关城等各处阻碍,瓮城中人一览无余。
张适之趴在孔洞处瞧了一会儿,指着静静坐在瓮城东侧墙根儿的三人道:“这三人必有古怪,还请将军明察。”
淳于平仔细打量了那三人一番道:“少侠何以见得呢?”
张适之笑道:“身处险境,却安之若素;众人喧哗,却沉默无声,如果不是经历了间谍的独特历练,恐难有此等心境和功夫。”
自古以来,征战各方多用间谍,相互潜伏,安插在要害城池或紧要岗位,并且往往暗结蛛网,内外勾连,乃成大害。大唐胸怀天下,对四方各国之士一概欢迎,自然潜入了不少敌国间谍、暗桩。但此类人处境险恶,心机深沉,非常人所能为之,故而张适之有此一说。
淳于平笑着点点头,道:“少侠好眼力!话说这曹氏三雄早已在吾彀中矣。先生和少侠不妨过来说话。”
三人又回到榻前,各自坐好。淳于平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双手递给白袍客,道:“此乃绝等机密之事,先生可阅不可传,否则必定惹祸上身。”
白袍客却摆了摆手,道:“我乃一文士,看这些个军国之事何为?请适之看一看便可了。”
淳于平笑着点了点头,转手又递给了张适之,道:“少侠看一看无妨,毕竟写信之人和你干系颇深呢!”
张适之本来也不想看这军机要事,但经淳于平这么一说,只得接了过来。只见信封上写着几个工整的字:“潼关淳于将军亲启”。这字迹看着十分熟悉,一时也想不起来是何人所写。
信未封着,轻易便抽出了信笺。张适之草草一看,顿时大惊,原来此信乃是永王殿下所写,上书大意是让淳于平严把潼关,仔细搜捕回纥、吐蕃等处的密探高手,以防为祸英雄大会。信末还特意提到,有一少年英雄自神都来,乃是自己的至交好友,必要时可请他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