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驸马之荣、翰林岁月也躲不过仕途波折、乱世抉择

诗成之后,众人纷纷围拢过来,仔细品读。

只见那诗辞藻华丽,用典精妙,意境深远,将宴会的盛况与大唐的繁荣描绘得淋漓尽致。众人不禁纷纷点头称赞,“张大人果然才思敏捷,此诗当真是妙啊!”

“是啊,这诗韵脚工整,意境更是非凡,我等自愧不如。” 赞扬之声此起彼伏。

唐玄宗接过诗稿,细细阅读,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连连点头,大声说道:

“好诗!好诗!张垍,你果真是才华横溢,朕甚是欢喜。”

言罢,当即命人取来许多珍玩,赏赐给张垍。张垍连忙跪地谢恩,脸上洋溢着荣耀与自豪。

开元二十六年,张垍以太常少卿的身份进入翰林院,成为学士在翰林院,他结识了许多才华横溢的文人。

此时,李白初入长安,听闻张垍的才名与地位,便来到终南山,希望能得到他的举荐。

这日,李白来到张垍的居所,递上拜帖。

张垍看了看拜帖,心中有些犹豫。

他虽听闻李白的诗名,但对其为人并不了解。

不过,出于礼貌,他还是接见了李白。

两人交谈一番,张垍对李白的才华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他深知官场复杂,举荐之事并非易事,便委婉地表示会考虑。

李白离去后,张垍陷入了沉思。

他一方面欣赏李白的才华,另一方面又担心举荐李白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最终,他还是没有向朝廷举荐李白。

后来,李白凭借自己的才华得到了唐玄宗的赏识,供奉翰林。

此时,张垍与李白都在翰林院,两人见面时,气氛略显尴尬。

有传言称,张垍因嫉妒李白的才华,在唐玄宗面前进谗言,导致李白被放逐。

但张垍心中却有苦难言,他深知自己与李白之间的误会越来越深。

天宝年间,朝堂之上暗流涌动。

杨国忠凭借杨贵妃的宠信,权势日益增大。

唐玄宗曾认为张垍堪为宰相,这让杨国忠心生忌恨。

他时刻关注着张垍的一举一动,寻找机会打压他。

天宝十三年,安禄山入朝求为平章事。

杨国忠抓住这个机会,诬陷张垍向安禄山告密。

唐玄宗大怒,下令将张垍贬为卢溪郡司马。

张垍接到贬谪的命令,心中满是悲愤。

他知道这是杨国忠的阴谋,但却无力反抗。

宁亲公主哭着为他送行,两人相拥而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