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最好的打戏

李唐使用的枪法很杂,结合了多种枪法。而李连结则以主打轻灵矫捷,洒脱飘逸着称的青萍剑法。

这套剑法非常符合他一贯飘逸潇洒的武打风格。

李连结使出的青萍剑法步法似进犹退,犹如青萍浮动。而且他的动作特别快,李唐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进行应对。

动作尽管是经过长时间的摸索设计好的,但在之前的排练中李唐始终无法百分百接住李连结的这一连串进攻。

但如果李连结动作慢下来,无疑极大的降低了这套动作的观赏性。同时张导要用一个一镜到底的镜头把这套动作完整地记录下来,这对于李唐来说又是个极大的考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没办法,硬着头皮上呗,实在不行就多拍几条。

好在今天运气不错,李唐近乎完美地接住了李连结一整套又快又猛的青萍剑法的进攻,并且利用对方的破绽转守为攻。

撑杆三连踢,李连结后退躲闪。李唐顺势又是一招马步扫枪,李连结立剑格挡顺势后仰躲闪。

李唐借助威亚一跃而起,空中一字马,来了一招武穆十三枪中的杀招泰山压顶。

此时他手中的银枪已经换成了一柄白蜡杆枪杆的长枪。

白蜡杆最大的特性就是具有极强的弯曲韧性,当李连结反身举剑格挡之时,使得长枪下弯,枪尖直攻他的胸腹之处。

李连结丝毫不含糊,运用青萍剑法中的一招白马反踢,把枪头踢了回去。同时各自往后跳了一步,再度拉开距离。

“停!”

第四组镜头拍完,张导仔细察看回放,李连结在挡住李唐那招马步扫枪时,特写镜头中他闭着眼睛,神情异常狰狞,从画面效果来看略有瑕疵。好在只是特写镜头,不用从头再来,甚至都不用李唐亲自动手。让李连结的替身张艾拿着长枪横扫,补上李连结立剑格挡顺势后仰躲闪这个动作的特写镜头。

一连拍了四条特写,终于达到了张导的要求。

第五组镜头,这个镜头的戏眼在李唐身上。

雨水不停地拍打在两人的兵器上,突然李连结动了,一招青萍剑法的飞虹横江,此式由上下横斩剑组成,走的是刚猛的路子,以力摧之,剑劲十足。

中午的牛肉不吃白吃的,李连结的这几剑异常迅猛,剑劲的震颤之力,险些让李唐握不住枪杆。

紧接着,又是一招弓步刺剑,李唐躲无可躲,撑杆跃升躲避。

本来这个镜头是要用到替身的,借助威亚撑着枪杆倒挂金钩,双脚分别挂在两处屋檐上。

李唐试了两下感觉自己还行,就亲自上阵。

这场打戏张导的意图就是高手与高手之间的碰撞才能形成完美的火花,所以两人必须有攻有守,不分伯仲。

倒挂金钩,吊在半空中的李唐,使出了赵家枪法中的七探蛇盘枪。所谓七探是七种进攻方式,所谓蛇盘就是快速出枪,使手中的枪犹如不停在盘旋的蛇。

正如李唐此时盘梁倒挂,手中的银枪在不停地快速旋转之下,形成了一道密不透风的屏障,令李连结一时攻不进来。

其实这赵家枪法和赵子龙十八枪同出一脉,虚实多变,玄机暗藏,常常一招之下会隐藏着另一招。果然,李唐在飞速的枪花掩饰之下,前手松把,银枪突刺而出。

一招白色吐信,差点就刺中李连结。这一枪出其不意,比此前的回马枪还要凶险几分。李连结同样借助威亚,腾空后退。

李唐借机身体翻转过来,并不停歇,一招杨家枪法毒蛇出洞,继续向李连结进攻。

李连结被迫落地,李唐也跟着落地。

霸王枪法半马步撩枪,压把撩枪,撤步拨枪;

杨家枪法海底翻涛;

青萍剑法流星赶月;

高家枪法鸿门枪。

一时间两人斗了个旗鼓相当。

最后一个镜头,是琴弦突然断裂,正在意念决战的两人同时睁眼。

李连结使出了为刺杀秦王而练就的绝技——十步一杀。

十步之内,一击必杀。

李唐持枪刚要迎击,无名剑已到腰间。

李连结一剑刺中了李唐,并且斩断了银枪。

“好,停!”

这一场被后世誉为“最好的打戏”终于拍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