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作为当年第五代的导演的领军人物,田导没什么架子,还特别喜欢跟年轻人打交道,也愿意提携年轻的导演。比如陆学长执导的处女作《长大成人》,田导不但担任监制帮陆学长把关,更在里面出演了一个角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即使在拍摄《非常夏日》时,田导也经常会来到现场看望大家,在一起聊聊天或者聚聚餐啥的。尤其田导说话还特别幽默,几十岁的人似乎依旧保持着一颗童心。
其实象李唐这种从三大艺术院校毕业的演员来说,更早是通过教学片认识的田庄庄。比如《猎场扎撒》、《盗马贼》、《蓝风筝》等等。
之所以说是教学片,是因为在外面根本看不到,是禁片却又拍的特别好,艺术成分特别高的电影。
只要看过这些教学片,你就发现什么陈大导、包括张一谋导演都是弟弟。只是可惜自《蓝风筝》之后,田导被整整禁导了十年,今年才刚刚复出。
《小城之春》是他的复出之作,可惜只是一部翻拍之作,也能侧面说明长达十年的禁导期已经磨尽了他的心气,或者说是怕了。
但不管怎么说《小城之春》毕竟是一部经典之作,至于翻拍的成色如何,李唐是颇为期待的。
二来,是因为这部《小城之春》的女一号是他在上戏时比他第一级的师妹。虽说在上学时两人的交集不多,但好歹也算是师出同门,总归要去捧个场的。
相比去年,今年的威尼斯电影节星味略显寡淡,来捧场的好莱坞明星除了汤姆.汉克斯,只有岁数一大把的哈里森.福特,这老家伙人老心不老,还带了一个小女友。
可能主办方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开幕式的时候还把息影多年的索菲亚.罗兰给请了出来,老太太戴着一副招牌眼镜,看起来风采依旧。
相比之下,本届评委会主席巩丽则显得差强人意。此时的她气场远没有后来那么强大,尤其在开幕式上,作为主持人只能尴尬地站在舞台上听另一位意大利本地的主持人在巴拉巴拉不停。而当她用英语介绍入围影片时也显得很拘束。后来才知道原来她根本就听不懂意大利语。
不过当私下里见到一袭盛装的巩丽,李唐还是一副粉丝心态,特别激动。
“巩丽老师,您好!”
巩丽曾经在中戏的戏剧研究所工作,教师岗的事业编制,那可是货真价实的老师。
“李唐,你好!”巩丽微笑着点点头并跟他握手。
这一刻李唐感觉特别自豪,哥们如今也算是一号人物了,至少在巩丽面前不用再自我介绍了。
“你的那部《开往春天的地铁》我看了,张一百导的不错。”巩丽笑道。
她笑起来很好看,只是可惜牙齿整过了,没看见《红高粱》里那俏皮的小虎牙。
不过这倒让李唐很意外:“您看过?”
《开往春天的地铁》只是入围了展映单元,作为主竞赛单元的评委会主席怎么可能看到呢?
“我去影院看的,还看到了张一百和那位刘编剧,不过当时人挺多的,不太方便过去打招呼。”
“张导和刘编剧刚刚进去,回头我跟他们说一声,他们肯定特惊讶。”
“没事,我和张一百也算是老同学了。”巩丽笑呵呵道。
说起来巩丽是中戏表演系85届的,而张一百是中戏戏文系86届,两人虽然只差了一届,且不同系,但就中戏那地主大院,八十年代那会儿的学生一共才两百来号人,认识是肯定的。
至于刘奋斗,大院子弟,中学毕业,没啥学历,不过喜欢写作,崇拜汪朔。直到后来因和张一百、刁一男等人一起写出《爱情麻辣烫》出圈后,那时的巩丽老师早已经在国内功成名就,移民去了李家坡,自然不熟悉。
“对了,听说你还拍了导演的《英雄》。”
“呃……对!”
本来他是避免提及张导的,没想到对方居然主动提到了这个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