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春枝笑着拿来大氅给赵老六披上,“先不忙练拳,帮我琢磨琢磨黄盛那铺子吧。”

黄家几房子孙各管一摊,黄盛他爹这一脉专门经营绸缎织锦,几个儿子当中,数黄盛最为出挑。

如今黄盛折了进去,按说应该其他兄弟接手华锦阁。只是其余几家觉得晦气,宁愿将这铺子卖掉,也不想留在这儿被老主顾们问东问西。

华锦阁地段好,地方也大,寻常人等出不起价。但是丰顺街的富商可都惦记着,总有人来问价钱,一来二去的难免水涨船高。

黄家的人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姿态高高的,大有借此机会大赚一笔的架势。

杜春枝也问了几次价,越问越离谱,这铺子她势在必得,于是说道:“看来想要击败其他人,我得黑一点。”

赵老六:“行,谁的银子谁心疼,能省一点儿是一点儿。”

杜春枝点点头,“那就还用老手段吧。”

赵老六知道她想干啥,问道:“用不用我把魏侍卫调回府城来?”

“那就太晚了。你飞鸽传书,他骑快马过来也得几天呢,那时候铺子早就叫人抢走了。”

她走到书桌前,又是润笔又是研墨,将毛笔往赵老六手里一塞,“笔给你,你来写。”

赵老六被迫写了一晚上评书话本子,第二天,各大茶馆又有了新故事。

这是个志怪故事,惊悚里边带着恐怖,恐怖里还埋了许多悬念。

说,有个经商的富户,突然发现养了十多年的儿子不是亲生的。经过一番查找,终于找到被姨娘换走的孩子。

于是这家有了真假两个少爷。假少爷害怕真少爷将他扫地出门,于是痛下杀手,害了真少爷性命,却阴错阳差隐瞒下来,没有受到任何惩罚。

正当他窃喜之时,他的铺子开始闹鬼,做生意一次比一次赔得多,跟那件事有关的人也一个接一个死掉。

假少爷被吓得半死,最后被吓疯了,逢人就说自己的罪行。然而,真少爷已经回不来了,那铺子因为真少爷的怨念,谁接手都会关门,谁在里面过夜都会身体不适,时间长了还会变得痴傻,成为城里一大禁忌。

这评书刚在茶馆讲完,就有茶客在座上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