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国际舆论的压力

穿越南京1937 破凤 1206 字 6天前

《申报》的主编立刻召集了报社的核心成员,决定将这份电报和照片公之于众。第二天一早,《申报》的头版头条赫然刊登了南京大屠杀的详细报道,并配上了几张触目惊心的照片。报纸一经发行,立刻引发了轰动。

消息迅速传遍了上海,随即扩散到全国乃至全世界。国际媒体的记者们蜂拥而至,纷纷转载《申报》的报道。伦敦的《泰晤士报》、纽约的《纽约时报》、巴黎的《费加罗报》等国际知名媒体纷纷刊登了南京大屠杀的新闻。日军的暴行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国际社会的反应迅速而强烈。美国、英国、法国等国的政府纷纷发表声明,谴责日军在南京的行为。美国驻华大使第一时间向日本政府提出了抗议,要求其立即停止在南京的暴行。英国首相在下议院发表演讲,严厉批评日军的行为,并呼吁国际社会采取行动。

国际舆论的压力如潮水般涌向日本政府。日本外务省的官员们焦头烂额,接连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如何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日本国内的媒体也开始报道此事,尽管政府试图封锁消息,但真相已经无法掩盖。

在南京城内,日军的高层也感受到了这股压力。山本一郎接到东京的命令,要求他立即采取措施,平息国际舆论的愤怒。山本一郎愤怒地将命令摔在桌上,咬牙切齿地骂道:“这些该死的国际媒体,竟敢干涉我们的行动!”

然而,他不得不承认,国际舆论的压力已经开始影响日军的行动。原本肆无忌惮的屠杀和焚烧行为被迫减缓,日军士兵的暴行也有所收敛。南京城内的百姓们终于得到了一丝喘息的机会。

李昊天站在避难所的屋顶上,望着远处的日军营地。他的目光中带着一丝复杂的情绪——既有对国际舆论压力的欣慰,也有对未来的担忧。他知道,日军的收敛只是暂时的,真正的战斗还远未结束。

苏婉清走到他身边,轻声问道:“你在想什么?”

李昊天转过头,看着她的眼睛,缓缓说道:“我在想,国际舆论的压力虽然让我们获得了一些时间,但日军不会轻易放弃。我们必须利用这段时间,进一步加强我们的力量。”

苏婉清点了点头,目光中闪过一丝坚定:“我们会的。只要大家团结一致,我们一定能撑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