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寒风刺骨,南京城的街道上空无一人,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犬吠打破寂静。李昊天站在地下避难所的入口处,手中的煤油灯在风中摇曳,昏黄的光芒映照在他略显疲惫的脸上。他深吸一口气,抬头望向远处的天空,心中沉甸甸的。
“昊天,你怎么还在这里?”苏婉清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披着一件单薄的外套,手中提着一篮子食物,脸上带着几分担忧。
李昊天转过头,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我在想,地下避难所已经快满了,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我们可能无法再接纳更多的人。”
苏婉清走近他,将篮子放在一旁,轻声说道:“我明白你的担忧。今天又有几十个百姓来求助,他们无处可去,只能挤在避难所里。我们不能再等了,必须尽快扩建。”
李昊天点点头,目光坚定:“你说得对。明天一早,我们就召集志愿者,开始扩建工程。无论如何,我们都要为这些无辜的百姓提供一个安全的避风港。”
---
第二天清晨,天色微亮,地下避难所外已经聚集了几十名志愿者。他们中有年轻力壮的青年,也有年过半百的老人,甚至还有一些妇女和儿童。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疲惫,但眼神中却透着一股坚韧的力量。
李昊天站在人群前,目光扫过每一张面孔,声音低沉却有力:“各位,感谢你们愿意站出来。我们今天的任务很艰巨,但也是为了更多人的生存。避难所已经接近极限,我们必须尽快扩建,才能让更多的人活下来。”
人群中传来几声低沉的回应,李昊天挥了挥手,示意大家开始行动。志愿者们分成几组,有的负责挖掘新的通道,有的负责搬运建筑材料,还有的负责加固现有的避难所结构。
苏婉清则带着几名妇女,负责为工人们准备食物和水。她穿梭在人群中,时不时停下脚步,递给工人们一碗热汤或一块干粮。她的脸上虽然带着疲惫,但眼神中却充满了温柔和坚定。
---
地下避难所的扩建工程进展得并不顺利。由于缺乏专业的工具和材料,工人们只能依靠简陋的工具一点一点地挖掘。泥土的湿冷让人手脚发麻,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重的霉味。然而,没有人抱怨,也没有人退缩。大家心里都清楚,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死之战。
李昊天亲自带领一组工人,负责挖掘一条新的逃生通道。他手中的铁锹一次又一次地插入泥土中,汗水顺着额头滑落,浸湿了他的衣衫。他的手臂已经酸痛得几乎抬不起来,但他咬紧牙关,继续坚持。
“昊天,休息一下吧。”苏婉清走过来,递给他一碗热汤。她的声音轻柔,却带着不容拒绝的坚定。
李昊天接过碗,喝了一口热汤,暖意从喉咙蔓延到全身。他抬头看向苏婉清,眼中闪过一丝感激:“谢谢你,婉清。如果没有你,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