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怎的一见兄弟就亲近,果然是有缘分在的!我是大宝哥介绍过来的,想与酒楼卖点新鲜野味,还望小五兄弟帮忙引荐一番。”见眼前小伙子就是马小五,陶三之也不拘着了,笑容真了几分,再次拱手。
“客气!宝哥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这个好说,李掌柜这会正有空,我去去就回,你们先找处空桌坐下。”
买卖大概率有戏,陶三之带着楚禾在大门口旁的角落站等。待掌柜出来,陶三之迎上去与人有说有笑地交谈,楚禾帮不上忙索性出了酒楼。
不过一炷香时间,陶三之满面红光从里走出,成了!
“羊肉就是贵,明日我和你爹再过来一趟。”陶三之喜色上脸藏都藏不住,说着用手指比了个四,楚禾了然。
楚禾记得猪肉肥的十五文一斤,瘦的十二文,猪下水六文。
牛马不得随意宰杀,鸡肉猪肉低贱,海鲜也只有沿海一带才有。因此羊肉颇受贵族青睐,野味更受欢迎。
心情好,陶三之摸了摸钱袋子,一咬牙,心一横:“走!二伯带你吃好的!”
炒菜费油,即使是做生意一般摊贩也舍不得。举目望去,大多数都是面食:包子馒头,馄饨毕罗,馎饦面条。
找到一处摊面,“两碗阳春面。”
见楚禾望过来,陶三之讪笑:“是清淡了点,但好吃还饱腹啊。”
嗯,便宜实惠是重点。
楚禾没搭理,自顾走到桌旁坐下,摸出十四文铜板放在桌上,“两碗鸡丝面。”
“看不出啊,以前那么抠搜的人今日竟如此大方,看来瞒着你娘藏了不少私房钱啊!”陶三之惊奇打趣,却也没拦着,他还真付不起这顿饭钱。
面有些发黄,磨好后只粗粗筛了一两遍,一会功夫就泡得软烂,不过汤尤其鲜,钱没白花。
吃完饭二人不再耽搁,赶到镇口牛车旁。牛车上已经有两人,面生,应当是顺路的邻村人。
牛车晃晃悠悠,回到家已经近酉时。徐翠珍坐在村口树下做针线活,手上绣棚花团完成了大半,陶雅宸和陶雅雯争着抢着跳起拽树枝,脚下是光秃秃的柳条,小片儿柳叶撒了一地。
陶三之大踏步上前抱起跑着迎过来的儿子,想起什么又赶紧将人放下。从怀里掏出压扁渗出油的纸包,将包子分给姐弟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