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言看了眼后台观众人数——一亿+。
她示意工作人员投屏弹幕。
等了一会儿后,弹幕才逐渐变多。
[账本在你们手上,想怎么说都行。]
[我并不否认你们做了很多好事,但在这件事上你们就是没做对!]
[反正你们要求被帮助人签什么互助条约,花出去多少后面都收得回来。]
[所以这么多事都做了,为什么不愿意帮助一个罕见病儿童?]
[念得比唱的都好听,谁知道有没有糊弄人。]
仍旧是质疑偏多。
并且,好似有人在带节奏。
周言早有预料,并不意外。
“我知道,就算我说了这么多,很多人仍旧有疑问,所以,请关注『江城秦渺妇女互助基金会』的公众号,我会将这个文档压缩后发在公众号上,以备各位查验。”
“好了,现在我们来看第2个问题:是不是每一个被帮助者,在受助之前,都需要签《互助合约》。”
“女子希望小学、老年女子社区、卫生巾援助、贫困助学金,这几个项目,你们觉得有哪一个项目是能签合约的?”
“给小学生签?未满12周岁的儿童签字不具备法律效力。
给七八十的老年妇女签?哦,在某些键盘侠眼里,可能七老八十正好是奋斗的年纪吧。
还是给山区女孩签?你们觉得每一个领用卫生巾的,我们都登记了她的名字?还是说,在你们眼里,一包卫生巾就可以换来一个女孩子的五年?”
连续五个反问,给直播间问得鸦雀无声。
大部分弹幕都变成了省略号。
“我并不否认《互助合约》的确存在,但这份合约只针对已经成年、正值壮年、四肢健全,智力正常或其他特殊,但因各种原因找不到合适工作,需要过渡的帮扶对象。”
“因为基金会名下有三家工厂,有近千个工作名额,我们愿意将名额提供给受帮扶的对象,并且正常发工资。”
“只有一个条件——无论受帮扶对象后续是否在工厂内工作,五年内,需要拿出1/3的工资反哺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