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春节,对于所有中国人来说,都是一个最重要的节日。
我们的日常生活都是按照各种节日来划分的,尤其是春节,是新旧年的交替。
春节一般很多外地的朋友,都要过到元宵节,才算把年过完了啊。
我们本地也没那么多习惯,只是上班了,一切都正常了,慢慢开始一年新的安排啊。
生活中有很多催债的,都是以农历年为时间节点的。
我们每年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马伯庸的《长安十二时辰》描写的就是那天的景象。
元宵节起源于东汉时期,是从佛教里面的一个仪式中演化而来,点灯敬佛,家家挂灯,才有了后来观赏花灯。
而上元节则是道教的说法,俗称三元,七月十五是中元,十月十五是下元节。
上中下分别对应天地人,所以中元节又称为鬼节,,至于下元节,我们中国人却很少提及。
元宵节的风俗,除了我们常见的吃元宵,观花灯,还有跑旱船和踩高跷等活动。
在观花灯时,有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猜灯谜,这个活动起源于宋代。现在,这个节日里,我们看猜灯谜的兴趣大大高于对观花灯的兴趣,时代变迁,对于风俗也会形成一定的转变。
元宵节我们常说吃元宵,其实我们这边常吃的汤圆,和元宵不是一回事。
元宵主要是滚出来的,馅料也相对单一,都是甜馅为主,外皮较厚,有嚼劲,主要在北方地区食用。
汤圆主要是包出来的,还有很多咸馅料,如肉馅和菜馅等,外皮比较薄,细腻光滑,也可以除了煮还可以蒸。
元宵节的元宵,清明节的青团、端午节的粽子和中秋节的月饼,构成了我们当地一年四季的风景。
也许现在我们平常也能吃到这些东西,但是感觉是不一样的。
现在,除了家里的老人,都已经很少包汤圆。我们日常都是到超市里买现成的买来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