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也许有一天,他真的可以叫上一声,‘小师妹...\’

“这些考生还在考试,将这人押到偏厅,我亲自审问!”崔文正对为首官吏吩咐道。

“是!大人!”

随着考试时间的流逝,四个时辰很快过去了…

若离满意的交上试卷,懒懒的伸了个腰。

回家洗澡去喽!

提着大包小包走出来的举子们,有的神采飞扬,有的蔫了吧唧的,众人纷纷跨出贡院时,看到一侧身上血肉被打的翻飞的人影,都被吓了一跳!

“这谁啊!被打的这么惨?”

此话一出,若离也看了去。

“这这这,不就是那个带小抄的吗?”有人道。

“是他!”

众人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真够惨的,不仅取消会试、乡试资格,还要受枷号和杖刑!”

“已经算轻的了,被锁上枷锁示众,打一顿板子,总比发配到偏远地区充军好,至少能保住命!”

“是啊是啊……”

几日后,皇宫殿内。

一群学者们拿着自己手里的经义答卷。

“看我手里这篇,他写道‘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臣子应该以仁义之言来引导君王,如果君王不听,那臣子就应该奉身而退。我觉得此文甚妙!”翰林院侍郎捋着胡子激动道。

“你那顶多中规中矩!看我这篇,”礼部侍郎站起来反驳道:“‘ 心好之,身必安之;君好之,民必欲之。’心里爱好什么,身体必定能习惯它们;国君爱好的,民众必定也想得到它们,这才是妙文!”

“你这算个啥?读读我这篇!”礼部员外郎不满二人的争辩,“‘继自今立政,固在于用人,而非人适所以乱政’提出了识人用人的基本原则,通篇立意深奥,才是难得的佳作!”

“我这个才是佳作!”

“我这个才是妙文!”

“好了!”一声喝道,众人安静了下来。

“都坐下,你看你们一个个的,挖到好苗子都忘了当官的德行,会元只有一个,你们挣破脸皮也没用!还是先看看史策和诗赋杂文出众不出众再说吧。”最后,作为主考官的崔文正,终于制止了几派文人的硝烟。

他扶着额头不免失笑,这些个老狐狸,一个个的见着好文章都不管不顾了...

京郊若离家。

在院中伸了个懒腰,若离终于修整了过来,连着睡了一天一夜,可算是补回来了。

咚咚咚...“有人在家吗?是若举子家吗?”

院外传来敲门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