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地摊风波

在等待唐惜惜研墨的间隙,魏桓掏出一方手帕,轻轻擦拭双手,这是他自幼养成的习惯。魏桓的书法传承自殿中御史杨虚,杨虚,字景度,素有“杨疯子”、“杨少师”之称,现今已官至大魏的礼部侍郎。

魏桓不仅自幼得名师点拨,更喜好临摹大魏皇宫所藏的书法珍品。他自六岁起便对着颜真卿的真迹《麻姑仙坛记》潜心临摹,十岁时开始抄写王羲之的《兰亭序》,十几年来笔耕不辍,临摹之技艺已臻化境,几可乱真。

魏桓轻拈狼毫,于宣纸之上笔走龙蛇,洋洋洒洒地写下了“花样妖娆柳样柔,眼波流不断,满眶秋。斜倚妆台亸翠翘,簪花笑,红袖若为招。”

魏桓运笔刚柔并济,气势磅礴,字体犹如铁钩银划,苍劲有力,虽也是描绘女子的风姿绰约,但字里行间却无丝毫谄媚低俗之意。

围观者多为行家,眼见魏桓笔锋如蛟龙出海,一蹴而就,皆不禁啧啧称奇。

那书生凝视着魏桓的字帖,这幅书法作品可谓是颜筋柳骨,力透纸背,显然并非凡品。正所谓“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书生瞬间意识到二人之间的天壤之别。

那书生赶忙说道:“一百两卖我这幅字,可还算数?”

魏桓嘴角微扬,云淡风轻地笑道:“你觉得现在还有可能吗?”那书生面红耳赤,紧咬双唇,急切地说道:“我出二百两,卖给我可好?”

魏桓尚未及开口回绝,人群中传来一声清脆的话语:“好字、好词,如此好字好词实乃千金不换,一字百两,三千两,我要了。”

在晋国,有如此魄力之人本就凤毛麟角,况且是在这瀛山会馆前,魏桓一听声音,便猜到了来者何人。

魏桓心中不禁莞尔一笑,然而当他转过身去,脸上却假装流露出一副惊愕的神情,将听到三千两的震惊全部表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