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身的记忆在她过来的时候,已经接收完毕。
她这次身体的年龄十七岁,记忆也是简单,除了家里的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是学校里的日常。
这个时代的背景是八三年,百姓的日子都在欣欣向荣的往好处发展。
他们家算是村中比较富裕的人家,张老汉年轻时经历过战乱的年代,也上过战场,退下来后,现在每年还能拿到退休金。
他有两个儿子,就是张安泰和张正阳兄弟二人。
张家孙辈的子嗣,大房有三个孩子,二女一男,二房有两个孩子,在云曦的上面还有一个兄长。
最近几日张家有些不消停,张老汉出了一趟远门,回村后,就在家中宣布了一个重大的决定。
他要把家中的孙辈,跟他那老战友的孙辈结亲。
还是换亲的那种,也就是说双方家中都有嫁娶。
如今这新社会新风貌,外面都在宣传抵制封建包办婚姻的事情,张老汉提出这事来,就遭到了全家的反对。
但他那老战友年轻时,救过他的命,这也确实让全家人没法说嘴。
这年头,大多家庭还都是相看说亲,只要双方都满意,这怎么能算是封建包办。
张老汉认为这感情都是处出来的,他那老战友家的孩子都是好孩子,自家孩子与人家结亲,这就是两全其美的事情。
张家张安泰两兄弟,却是先考虑到了宁家的状况。
宁家如今只剩爷孙三人,老的老少的少家中没有顶梁柱,基本是入不敷出,这每日还有病患要吃药,日子很是艰难。
他们家的女儿嫁过来倒是可以,但自家还得嫁过去一个女儿去受罪,这是万万不能的。
但他们每每提起这事情,张老汉就会沉下脸,拿出那救命之恩的事情来说事。
张家兄弟二人都很头疼,他们家娶一个,到时候给那闺女撑腰,让她后半辈子过得幸福,这还不够吗?
可张老汉认死理,在宁家许诺下换亲的事来,九头牛都拉不回来他那固执的思想。
如今家中已经定下,让大房的长子张咏志娶宁家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