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下不为例

“好你个陈峰,既然胆子这么大,什么都不怕,如果你因为这件事情进去了,你母亲,两个妹妹,还有那个刚满月的侄女谁来照顾?”

听到这句话,王永贵心头一动。

事情不是死局,还有缓和的余地。

正如徐海涛所讲,王永贵当了多年民兵连长,又是公社的重要干部之一。

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王永贵比下面的村干部更清楚。

领导骂你,说明你还有挽救价值。

骂得越凶,越证明领导打算保你。

当即,王永贵小心翼翼地说道:“主任,这件事情如果从根子上说,无论陈峰还是张家和李有才一家,其实都有错,区别在于谁应该承担主要责任,谁承担次要责任。”

“依我看,陈峰同志犯的错误,并非不能宽恕的大错。”

徐海涛转头看向王永贵。

“陈峰同志今年二十多岁,属于一名小同志,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处理起来难免会意气用事,得知消息的时候,我们刚从山里打虎回来,您是不知道当时的情况,可以说是九死一生,稍有不慎,不但打不成老虎,我们可能全都交代在三山里。”

“这就好比我们在前线打了一场恶战,刚从火线撤下来,每个人的情绪都不稳定。”

“您也当过兵,我想您一定能够理解这样的情绪。”

王永贵不动声色将陈峰滥用私刑与情绪失控联系在一起。

无论王永贵还是负责治安的徐海涛,都有过从军经历。

任何一支和敌人打红眼的部队,一旦从前线撤换下来,都会被安排在远离人烟的地陈驻扎。

离开前线的战士们情绪很不稳定,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出现不可挽回的过失举动。

战场拼杀九死一生,上山打虎同样危险重重。

“你说得也有些道理,陈峰确实还很年轻,没有经过风浪,不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徐海涛一边说,一边掏出烟盒。

王永贵抬脚踩了陈峰一下。

见状,陈峰摸了摸口袋,掏出一盒火柴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