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打过去花费的油料,都远远超过抢占的那点油料。
何况鬼子自己还有一个岛,上面能年产80万吨的石油。
但鬼子每年要消耗800到1000万吨的石油,因此只是杯水车薪。
这时又有一名大商人说道:“我听说洋布、洋面在户城那边已经不流行了。”
“齐司令在那里收取很高的关税,来保护咱们自己的产业。”
“说的是啊,北边许多实业商人,都跑户城去了。”
几个大商人互相讨论着。
他们一部分是买办,一部分又有自己的产业。
当然他们最重要的靠山,还是各类大员们。
他们并不是独立的工厂主。
……
与此同时。
户城的一家钢铁化工联合工厂里。
近六十岁的秦宗业,正欣慰的看着热热火朝天的工厂。
自从将厂子从平北搬到户城之后,新工厂是日新月异。
月月上新台阶,产量一天比一天高,销售额一天比一天多。
订单大把大把的来,各种新设备,新生产线,接连安装。
与以前比起来,他自然是非常高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厂子生产的钢铁、化工品,源源不断地转化成民生产品,军工产品,支持着龙汉的国防、民生。
一张张报纸上,纷纷报道着“秦氏集团又推出某种新产品,接到军方新订单”……
实业救国,大有希望。
总而言之,秦宗业感到自己漂泊半生,总算是找对了起家地方。
想搞工业,必须得有一个好靠山。
这是他此时心中想的。
没有靠山,是搞不起来的。
以前,他辛苦搞厂子,结果洋人、地主、土豪、劣绅、街头帮会……个个都要伸手。
赚十块大洋,有八块得孝敬出去。
新生产线,新设备,根本就搞不起来了。
现在他想想,之前在平北的时候,每次某大员过生日,就会伸手向他们厂子要钱过寿。
那些个地面上的大员们,不会记得谁给他们送过礼,但谁没有送礼,却是记得清清楚楚。
又有帮会混混时时过来勒索,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全都交了各种各样的保护费。
更有甚者,他辛苦经营起来,又被巧取豪夺,将厂子夺走。
夺走后也不好好经营,直接卖了机器当废铁,卖掉厂房地皮。
总之一句话,是这也难办,那也难办。
而来到户城这里,他终于体会到什么叫“时来天地皆同力”。
只要按时交税,就可以安心做生意。
厂子里有直接驻扎的巡警所。
一旦出事,打一个电话,巡警总局的人,还会立刻过来帮忙处理。
什么大员,什么混混,根本别想将手伸入他的厂子。
他们秦氏集团,挂着许多个牌子。
什么“户城重工业重点扶持厂家”,“慈善大厂”,“治安重点单位”,“纳税大户”……
每到月中开会,秦宗业往往还能和其他人一起,亲自与齐司令见面。
想起与齐司令见面的场景,秦宗业就是感叹。
对方年轻的让人震撼。
而且一看就是那种骨头非常硬的人,能给人巨大的安全感。
不用担心会被什么洋人、上司压服。
事实也是如此。
他的厂子经营过程中,同样因为经济竞争,与洋人、土豪劣绅、大员们发生了冲突。
比如商品外运,产品销售……
他集团的产品质量好,价格低,就遭到了当地权贵的觊觎,想要廉价购买,在当地包销,等于是垄断销售区域。
否则就不让他的产品进入该地销售。
这种事,让他来处理,他根本没有办法。
因为强龙不压地头蛇。
他是个商人,又没有枪,除去送礼还能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