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柳暗花明

“给他一次机会。”黎明月说,“我可以加班指导他。”

就这样,刘瑾年接替了周萍一角。让所有人惊讶的是,他不仅很快进入状态,更在形体表演上展现出惊人的天赋。

“看来有些事真的是冥冥中注定。”张教授感叹,“如果不是这次意外,我们都不会发现他竟然这么适合新式表演。”

终于,演出之夜来临。兰心大戏院座无虚席,甚至连过道上都站满了人。当谢幕时,全场观众起立鼓掌,经久不息。

“成功了。”季雨婷热泪盈眶,“我们真的做到了。”

“不。”陈映环视着台上台下沉浸在喜悦中的每个人,“这只是个开始。这次演出证明,艺术从来没有界限,只要够真诚,就能打动人心。”

几天后,各大报纸纷纷发表评论,一致赞扬这次大胆的尝试。就连一向守旧的《新闻报》也称赞道:“这是一次成功的艺术革新,为中国戏剧开辟了新的可能。”

而协和那边,沉默了许久后,终于派人来访。他们希望能与学院合作,共同探讨戏剧艺术的发展方向。

“看来,我们不仅赢得了尊重,还改变了一些人的观念。”程砚之说。

陈映望着窗外的夕阳,心中欣慰。这场风波,最终不仅化险为夷,还让学院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乱世佳人》的成功和学院演出的轰动,让上海滩的局势悄然生变。这天早晨,陈映刚到办公室,林双双就带来了一个意外的消息。

“江维德在《申报》上发表公开声明,称永盛影业愿意与我们展开全面合作!”林双双将报纸递过来,“不仅要投资我们的新片,还打算共同开发南洋市场。”

陈映接过报纸,仔细阅读着这份声明。作为一个重生前的知名导演,她太清楚这种商业示好背后往往藏着更深的用意。

“越来越有意思了。”自从上次中毒事件被及时救治后,江维德销声匿迹了一段时间。此次突然在《申报》上发声,显然意味深长。陈映放下报纸,“江维德这是改变主意了?”

“不只是他。”程砚之不知何时出现在门口,“藤井家那位少爷也放出风声,说要和我们谈一个大项目。”

陈映抬头看他:“什么项目?”

“一个关于旧上海的系列电影。”程砚之递来一份计划书,“投资规模很大,而且……”他意味深长地停顿,“特别提到要还原某些历史场景。”

陈映快速浏览着计划书,目光在某些关键词上停留。那些特别标注要还原的场景,赫然都与当年李秋芸活动过的地点有关。

“他们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