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户人家,一年到头的生计就靠着田地里的一点点不多的收成和养些家畜补贴家用。除却田里,地里,家畜,家里要想再多些收入,针线活好的妇人闲时也会绣些绣品补贴家用,运气好的话,男人们也能找到个活计,挣些钱回来补贴家用。
只是大多时候,都无活可找,所以没去到作坊里上工的人也就极羡慕李有才几人。
不但羡慕,在作坊开张的事传出来后,莫家和韩家的门都差点被村里的人给踏平了。宋南枝和莫庭雨何曾遇见过这等架势。
家里不断有人上门来打听想进作坊做事,好在他们都把莫紫菀的话记在心里。
莫紫菀太清楚自己爷奶的性子,所以早早地就想好了法子,让他们把所有的事都推到干爹干娘那里去。
两老按事先说好的应付着上门来的人,只要有人上门来,两老都是好性子的陪着他们说话,问到作坊的时候,能说的他们也说,比如作坊是韩家出钱修的,人也是他们请的,还签了合约。
至于合约写了个啥,他们又不识字,肯定是说不出来的!
有人见找莫家没用,自然就上门去找俞思莲再试试。
俞思莲见人找上门来,都是一个村的,自然也是要陪着说一会话的,甚至还拿了点心,果子出来招待来人。可招待归招待,在说到了想找份事做时,俞思莲却是毫不为所动,当然也没有直接拒接,只说了现在作坊的人手够了,要是以后午餐肉买的好,人手不够再请人时肯定还是在村里找,还说都是一个村的,肯定先顾着咱们自己人。
这还不够,俞思莲还鼓励大家养猪,多重些红苕,说现在虽然不能请大家来做事,但是不管是谁家养的猪,他们都收,价钱上肯定也不会让大家吃亏,红苕也收,收红苕当然说是为了喂猪。
收猪这事,在作坊修之前韩书贤就和李有地说过。作坊建在村里,离家近,便于他管理,但也是利于村子的事。
一来,作坊开张了,招工的人在村里选,虽然只有几家,但总能带动几户人家把日子过起来,总好过一个村就只有他李有地家两个娃在县里读书,这是韩书贤为李有地分析的第一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二条就是,村里养的猪,他统统都收,价钱和市面上一样,只是这第二条韩书贤准备在开张之日再公布,想让大家都开心一番。
虽说是在开张之日在公布开来,但是为了让上门来找工的人觉得她不是在应付他们,俞思莲也会保证说以后凡是他们家养的猪她都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