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乐章 人类告诉我(10):当此良夜

旧日音乐家 胆小橙 2816 字 4个月前

琴声在寒凉与静谧中徘回,然后被高音区的回旋音型和低音区的下沉音型承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好像不像一首情诗的前奏啊?听众的猜想未得到证实,而吕克特再次不住感叹,这个舍勒的创作手法真是无比精妙,永远可以用最少的音符达成最引人入胜的效果。

他自认为诗歌已是极简,寥寥数语写出夜凉如水,而舍勒严格来说只用了两个交替的双音!

瓦尔特双手高者愈高、低者愈低,彼此撑开的张力,将夜晚的意境带入了更寂寥空旷之处。

正当听众感觉整个音乐气氛有些低迷和沉闷时——

“当此良夜!

夜莺小姐空灵而纯净的声音,就像一轮皓月透过漆黑的云层穿出夜空!

听者心中的蒙尘被一阵凉风吹走。

“当此良夜……

我在夜守望,那耿耿天河里,无一颗星宿,愿向我回眸;

我在夜思量,那浩瀚思海里,无一丝记忆,堪解我愁肠;”

她的声音高贵纯洁,但带着浓浓的孤独求索之意,在场的所有评委和听众,都感到了其中蕴含的怅惘迷思。

钢琴始终保持着深沉又空旷的意境,以附点双音节奏重复出现,并伴随着音阶式的均匀下降线条。

“我在夜惊醒,那世人季动的心坎中,唯苦痛脉搏燃存不息;

在午夜,噢人类,我在为你的苦难而搏斗!”

旋律的前四个小节将同一动机不断变化,每个诗节都以“um mitternacht!”开始和作结,不眠之人在午夜的残灯星夜下吟诵诗歌,踱步不休。

而最后在a大调的调性中,瓦尔特用d-a大和弦的来回碰撞,呈现出了此曲中最明媚最壮观的动态高潮——

“当此良夜,鼓一己之余勇,终无以抵挡;

当此良夜,愿造物死生的辉光,珍视、守望这穹苍!”

夜莺小姐演唱中的一词“herr!”(主/辉光)被范宁安排在了旋律的最高点,所有的困惑和不安终于走向了赞美诗般的辉煌结尾。

掌声雷动。

尽管大多市民和王族,所预期的是描绘男女欢爱的艳丽诗篇,但能来到这种场合的人,均有不错的艺术审美,《在午夜》所表达出的悠远意向与求索气质,无疑深深打动了人心。

极为不凡的开篇。

“当此良夜,好一个当此良夜!”

“盛夏夜幕降临,歌会拉开帷幕,为数天后的‘花礼祭’预热添辉,如此这般怎能不叫‘良夜’呢!”

“期待夜莺小姐来一首热烈的爱情诗吧。”

“这样的佳作演绎,其他选手恐怕上场便弱三分。”

“接下来上台之人,应该只有布谷鸟小姐能控住气场了。”

两环评委席上,王公贵族、教会与特巡厅的近四十余位代表做了简短的感叹,另外七八位已是歌剧大腕的资深名歌手眼里有更多思索,而吕克特大师握钢笔的手指则已经牢牢扣紧。

当然,除此之外,他们都未有更多的动作,尽在凝神等待下一曲,桌面燃着桃红至深红色光芒的“芳卉花束”,一直放在手边未拿起。

“卡察——”

范宁双手大拇指朝外抵,自己手中“芳卉花束”的弯折带来了警觉又怦然心动的破碎感。

“夏风中的夜与歌啊……你们所告诉我的,是关于黑夜的诗篇么?”

和大部分亟待欣赏整场的听众评委不同,他自然是没有犹豫地把内心的钟爱表达给自己学生了。

弯折的幅度很大,花束的橙色光芒迅速消失至澹白。

直觉告诉范宁,里面有某种神秘物质彻底消失了。

它本来的绝对含量很低,低至痕量,就像拿一根头发丝沾染一缕残留在其中的程度。

而舞台上少女胸前的轻质玻璃号牌,红色光芒似乎若有若无地比以前更胜了几分。

一去一增十分微弱,但物质本身的灵性浓度很高,所以范宁才会有此直觉。

“《吕克特之歌》,其四,《请不要偷听我的歌》。”

决赛一共有近三十位选手,第一轮是逐出八强,选手需要展示三首单曲,因此钢琴前的瓦尔特并未站起,而夜莺小姐稍稍谢幕后,就报出了下一曲。

“叮叮冬冬叮叮冬冬……”

乐曲一开始,瓦尔特的左手便在钢琴中央c键的附近,跑动出了密集、迂回又轻快的背景音流,一听就让人觉得是类似蜜蜂、工蚁等生灵辛勤劳动的场景。

“re-do——”“re-do——”“re-do——”

右手从第二小节加入顽固的装饰音型,在强化f大调的属音功能性时,也带给了听众情绪的紧张感和下一步进展的期待感。

“请不要偷听我的歌!

我垂下眼睛,好像让你看见了我行事荒唐。

我不敢允许我自己,在它们未完成时去看它们——”

夜莺小姐的声线微微雀跃,带着一丝试探和俏皮的感觉。

那位辛勤作曲之人笔耕不辍、又带着十足自我珍视的形象跃然于舞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