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奇高热度,李坚的想法

事实上,《京华日报》也确实付出了很多的精力,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但却不像李坚想象中的那么困难。

毕竟《京华日报》有一个其他媒体报刊所没有的优势。

那就是《京华日报》本身就是京津地区最大的报刊,而京城就可以说是《京华日报》的大本营。

璀璨娱乐公司的总部也是在京城,而《地下交通站》中接近一半的演员,都是出自璀璨娱乐公司。

所以《京华日报》想要采访到《地下交通站》的演员,虽然不容易,但也不是难到无法办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然,其中肯定是要耗费不少的人情来牵线搭桥的。

其实,《京华日报》最想采访的有两个人,一个是被观众们誉为《地下交通站》中“灵魂人物”的贾贵贾队长,另一个是《地下交通站》的创作者谭越。

但是这两个人太难邀请了,或者说,根本邀请不到,即使《京华日报》托了许多关系,也邀请不到这两个人。

李宝山身价几十个亿,在京城就有多处房产,甚至《京华日报》的记者都不知道李宝山是在哪里住的。而且近二十年来,李宝山就几乎没有接受过媒体的采访。

至于另一个人,那更是采访不到了,谭越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剧本编剧,他是一线公众人物榜单上排在前十的人物,还是璀璨娱乐公司的副总裁,如今在娱乐圈里的地位,可以说直逼那六位顶级公众人物了。

李坚坐在办公椅上,津津有味的看着手里的《京华日报》。

“嚯,还别说,这《京华日报》虽说改版了,但还是那个味,就这真是搞不懂为什么要改版,不过是新瓶装老酒,编辑都还是那些编辑,要想搞出新东西来,除非给报社里来一次大清洗,把那些老编辑们都给辞掉。”

“不过也没有必要,这种风格也蛮好的。”

李坚一边看着《京华日报》上对《地下交通站》的大肆赞扬,一边对报刊所使用的文字风格进行点评。

他以前就是在京城总局工作,作为文化总局的重要干部,他和《京华日报》的总编辑私交也不错,经常也是会看一下《京华日报》的报刊。

所以,对于《京华日报》的报刊,李坚是相当熟悉的。

或许是看习惯了的缘故,看起《京华日报》的文章,他总觉得很顺眼。

看完这张报纸,李坚将手里的《京华日报》报刊放在办公桌上,揉了揉有些发酸的太阳穴。

“《京华日报》这次倒是挺有眼光,从很早之前就盯着《地下交通站》进行报道,在《地下交通站》相关的热度里,《京华日报》的影子是最多的,估计没少从这次热度盛宴里捞到好处。”

李坚暗戳戳的想着。

想了一会儿《京华日报》的情况,李坚又想到了自己。

《地下交通站》的成绩,可以说已经好到毋庸置疑了。

百分之三点九三的收视率,完全可以笑傲同期的其它所有电视剧。

甚至不光光是同期的电视剧,三年里,《地下交通站》的收视率是最高的。

也就是三年前,有一部电视剧《幸福爱河》,收视率破了百分之四。

而在那部电视剧之前,又有两年的时间,电视行业没有出现收视率破四的电视剧。

《地下交通站》给李坚带来的荣耀,比《宝莲灯》还要多得多。

在《地下交通站》开播之前,李坚还深深的担忧了一段时间,他当时就想着,不说《地下交通站》成绩能和《宝莲灯》相比,只要《地下交通站》的收视率能破百分之二,那就足够了。

而最终的成绩谁能想到,《地下交通站》的收视率不仅破了百分之二,还差点破了百分之四。

还有一个原因,在某些方面来说,《地下交通站》的地位和分量,不是《宝莲灯》所能比拟的。

这不光是在收视率方面,虽然这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在题材的创新和对电视剧行业的贡献上,《宝莲灯》不低也不差,但是《地下交通站》却要比《宝莲灯》要强太多了。

单单是情景喜剧这么一个新类型喜剧的概念,就让许多导演直呼“卧槽”。

现在国内出现一股‘情景喜剧热’,就是最好的证据。

现在正是李坚能不能更进一步的关键时刻,李坚是一丝一毫都不敢放松,生怕出了什么差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