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为收拢穷苦百姓,有百家的支持,就能够推翻汉室!
殊不知,在这个民智未开的时代,百姓是最不靠谱的,想想王莽的结局就知道了!
他能够当皇帝,就是因为民间的声望,最后也因为改革触犯了地主利益,惹得天下讨伐之,那时候拥立他的百姓呢,最后还不是选择反抗。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话确实并不假,但也要看看具体情况!
或许是为了自己的目的,或许是一点怜悯之心,王羽敲了敲自己的大腿,怅然说道:“我大汉建国已经快四百年了,也只是发生一次王莽篡位,使汉祚中缺!”
“可即便如此,光武帝仍横空出世,兴汉灭莽,再次复立我大汉天下,由此可知天不厌汉,大汉气运仍在,太平道欲逆天而行,必败无疑。”
“郎君此言差矣,大汉自孝和皇帝后,便开始走向衰落,皇帝频换,宦官专权,世家大族开始掠夺平民田产,朝廷不能阻止,亦不敢阻止!”
“几十年来,世家大族的钱帛堆积如山,府中奴婢上千,牛马更是无数,就算是王公贵族也到不了这个地步。”
“正是因为世家频繁兼并百姓的土地,百姓无田可种,为了能够生存下去,只有依附于世家豪族当奴仆,如畜牲一样被驱使、命不由己!”
“若是不想依附世家豪族,被当畜牲使用,只有浪迹天涯,裸行草食、但常常因为没有吃的,导致只能易子而食。”
“至汉桓以来,天下的乱局越来越频繁,再无一载安稳,不是凉州发生羌乱,就是并幽之地有鲜卑入侵,由此可观知,大汉王朝的气数尽矣!”
“当此非常之时,拯救天下黎明百姓之重任,除了我太平道还有谁!”
听罢马元义的慷慨激昂,王羽都不禁闪过一丝佩服,此人确实是有才之人,对得起系统给他的五维属性!
只是,由于时代的限制,他实在是有些想当然了!
良久,王羽这才开口道:“马统领,你可知我的出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自然知道,太原王氏,三世三公,令尊更是我大汉朝的惊天战神,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若是皇帝依旧信任你王家,我太平道还真不敢如此胆大!”
马元义称赞一番,王羽的家世后,继而慷慨激扬道:“可那又如何,只要心怀天下百姓,皆是我太平道朋友!”
“并不是所有的世家,都是贪得无厌之流,起码王家就不在此列之中,而我太平道的大贤良师,也是豪族出身,虽然比不上王家,但也不是普通人。”
“正如大贤良师所说,志在救万民于水火,何论出身,只要心中有志,便是一家人?”
马元义虽然说的慷慨激昂,但王羽并不感冒,因为这家伙实在是太过理想化,如果他有机会等到黄巾起义的话,就知道造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或许见王羽无动于衷,马元义就不在在上面多言,而是准备要和他纵论古今天下。
随着二人话题的深入,即便是自称见多识广的王羽,都由衷地为他感到敬佩,因为此人的学问极为高深。
不论是儒、墨、道、法、还是阴阳五行,都是无比精通,如果不是王羽在今世补了这些,恐怕还真招架不住。
看着挥斥方遒的马元义,王羽不禁在心中发出叹息,倘使对方不是太平道出身,不是自己未来的敌人,王羽真想和他倾心一交,或可成为忘年知己。
只是,这个打算尚未成型就胎死腹中!
因为,他与太平道注定就要兵戎相见,自然不需要徒留伤痛!
不过,该说的王羽还得说,就是关于太平道的未来发展,王羽还需要太平道发展壮大,削弱大汉的国力,自己也能借机,以镇压太平道来建功立业。
马元义也是有识之士,黄巢更是不简单,他们现在或许还不太明白,等到太平道发展壮大后,就会想起今天说的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