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章国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工业变革后,国民经济有了显着的发展,但棉布短缺的问题依旧突出,百姓们对于充足、优质的布匹需求迫切。皇帝董超看在眼里,急在心中。
一日早朝,董超在朝堂之上,神色坚定地说道:“诸位爱卿,如今我国棉布短缺,百姓衣着之需难以满足。已研发出制造化学纤维布匹的技术,决意成立纺织厂,以此解决棉布之困,亦为国民创造众多就业之机。”
大臣们听闻,面面相觑,既对皇帝的宏伟计划感到惊喜,又对未知的新技术心怀忧虑。
一位大臣上前说道:“陛下,此乃创新之举,然新技术未知因素众多,恐实施艰难。”
董超目光炯炯,说道:“朕深知其中艰难,但为了百姓福祉,为了国家昌盛,必当勇往直前。”
说干就干,董超亲自指挥筹备纺织厂的相关事宜。选址是首要任务,他带领大臣们走遍京城周边,最终选定了一处水源丰富、土地开阔且交通便利之地。
“此地甚好,适合建厂。” 董超望着选定的厂址,满意地点了点头。
随后,便是紧张的建厂工作。董超根据前世的技术资料,绘制出详细的厂房设计图,从车间布局到机器摆放,无一不精心规划。
“务必按照此图建造,不得有丝毫偏差。” 董超将设计图交给负责工程的官员,严肃地叮嘱道。
然而,建设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陛下,按照您提供的技术资料,所需的建筑材料国内难以全部供应。” 负责采购的官员焦急地汇报。
董超沉思片刻,说道:“派人四处寻找,若国内实在没有,就想办法自行研发替代品。”
于是,采购官员们纷纷奔赴全国各地,寻找合适的材料。有的去了深山老林,寻找优质的木材;有的去了矿山,探寻特殊的矿石。但即便如此,仍有一些关键材料无法找到。
这时,董超召集了国内的能工巧匠,共同商讨解决方案。
“朕相信,以我大章国的智慧,定能攻克这一难题。” 董超鼓励着众人。
工匠们日夜钻研,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和工艺进行替代。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失败,终于找到了可行的办法。
在董超的坚持下,建筑材料的问题终于得以解决。
厂房建成后,董超又马不停蹄地开始筹备设备的制造。他将前世的设备原理和构造详细地讲解给工匠们。
“此设备精妙复杂,吾等从未见过,不知能否制造成功。” 一位工匠面露难色。
董超鼓励道:“莫要胆怯,只要用心钻研,定能成功。”
工匠们日夜奋战,最初,他们按照董超提供的图纸,小心翼翼地进行零件的打造。但由于工艺的限制,很多零件的精度无法达到要求。
“这可如何是好?” 负责制造的工匠首领忧心忡忡。
董超亲自来到车间,查看了制造过程,说道:“重新调整工艺流程,采用分步加工,逐步提高精度。”
在董超的指导下,工匠们不断改进工艺,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改进,终于制造出了符合要求的纺织设备。
设备到位,接下来便是招募工人。
“陛下,纺织新技术,众人皆不熟悉,恐无人愿意前来。” 负责招工的官员担忧地说道。
董超微微一笑,说道:“张贴告示,详细说明待遇和培训事宜,定会有人前来。”
果不其然,告示一出,众多无业或贫困的百姓纷纷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