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我吃德面粉

- 起源:小麦原产于西亚地区。大约100万年前,小麦属小麦种分化成一粒小麦和乌拉尔图小麦两个彼此存在生殖隔离的种。到50万年前,乌拉尔图小麦与山羊草属的拟山羊草突破生殖隔离发生杂交,形成了野生的二粒小麦和提莫非维小麦。

- 驯化: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开始对野生小麦进行驯化。约1.4万年前,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时,小麦属仅有4个野生种,其中分布最广的一粒小麦主要分布在西亚的安纳托利亚高原、黎凡特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等地。这些地区的地中海气候使得野生一粒小麦为适应环境演化成一年生植物,其生长特性被史前人类认知并开始采集食用,这里便是“新月沃地”。第一种被驯化的野生小麦是一粒小麦,之后是二粒小麦。

- 传播与发展:

- 大约8000年前,在外高加索到伊朗北部的里海沿岸,栽培二粒小麦偶然与当地特有的一种野生粗山羊草发生天然杂交,最终形成了普通小麦,小麦属由此有了第5个种。由于普通小麦更耐旱耐寒,所以很快就取代一粒小麦和二粒小麦。

- 小麦形成后,快速向四周传播,成为了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腊、古罗马等古代文明赖以生存的粮食作物。

- 距今4000年前后小麦传入中国,在汉末取代小米成为北方旱作农业的主要农作物,最终形成“南稻北麦”的农业生产格局。在中国,小麦的种植范围经历了一个自西向东、由北到南的发展历程,最早的考古遗迹出现在西北,商周时期开始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大面积种植,汉代又大面积向南推广,至盛唐时期,在江南华南等地也得到广泛种植小麦在人类发展过程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不仅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食物来源,还推动了农业、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发展与变革。其在不同地区的适应与演变,也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

小麦在古代的发展历程漫长而丰富,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起源与传播:小麦原产于西亚地区。大约1万年前,人类开始把野生的小麦当作食物,之后小麦由西亚、近东一带传入欧洲和非洲,并东向印度、阿富汗、中国等地传播。据考古学家研究,中国境内最早的小麦遗物是在距今已有3800年历史的新疆孔雀河畔的古墓沟墓地里。

- 在中国的早期种植:

- 商周时期:在中国,小麦的种植可追溯到商周时代,但当时小麦的地位并不算高,种植范围也较为有限。

- 春秋战国时期:到了春秋战国,小麦开始得到更多重视,尤其在秦国。秦国靠近西域,较早接触到小麦,且关中平原适宜种植小麦,这为秦国的强大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左传·成公十八年》中“不辨菽麦”的成语故事,表明当时我国北方已广泛种植小麦。

秦汉时期:

- 秦朝:秦国重视小麦种植,为其国力发展做出贡献。

- 汉朝:秦末动荡之后,汉朝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在关中平原上大力推广小麦种植。民众粮食供应得到恢复,粮仓逐渐丰盈,为后来的“文景之治”盛世奠定了基础。汉代的水利工程规模很大,且石磨得到普遍推广使用,这为小麦的种植和加工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外,三脚耧车的发明和使用,提高了小麦的播种效率。

- 唐宋时期:

- 唐朝:小麦在北方的地位仅次于粟。唐代的碾碨经营(水磨经营)与小麦种植有密切关系,反映出小麦种植在当时已具有一定规模。

- 宋朝:小麦一举“登顶”,取代了谷子这个中国传统作物的主粮地位。宋朝初年,泉州商人从东南亚将占城稻带到福建等地,迅速在长江流域的农田得到推广。人们发现占城稻生长周期短,可与小麦轮种,单位亩产大大增加,且减少了休耕次数,还能避免农田盐碱化问题,土地肥力得以保持稳定。这一时期,小麦的种植范围进一步扩大,品种也不断丰富。

- 元明清时期:到了明末,北方人的主粮中一半来自小麦。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小麦的种植和加工技术持续进步,在人们的生活中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

新中国成立后,小麦的发展取得了显着成就,以下是其主要阶段和特点:

品种改良与推广:

-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为解决传统农家种产量低、易感锈病等问题,各地农业科研单位培育了一批具有抗寒、抗锈病、高产稳产等特点的小麦品种,如石家庄407、辛石麦等,品种产量可达100 - 150公斤/亩,推动了小麦产量的初步提升。

-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继续进行品种改良,通过杂交选育等技术,培育出了一批适应性更强、产量更高的小麦品种,小麦产量进一步提高。

-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科研投入的增加,小麦育种工作取得了更大突破。例如,1999年,赵振东成功育成我国第一个年推广面积过千万亩的面包强筋小麦品种“济南17”,不但产量增加了4.5%,达到了国标评审标准,还打破了强筋小麦完全依靠进口的局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21世纪以来,超高产、优质、多抗、广适性的小麦新品种不断涌现。同时,注重品质改良,满足了不同市场需求,如强筋小麦用于制作面包,弱筋小麦用于制作糕点等。2016年,山东育成的济麦229、济麦44两个超强筋小麦新品种顺利通过审定,济麦44还以1500万元的价格实现了专利转让,刷新了全国小麦新品种转让金额纪录。

- 种植技术改进:

- 灌溉技术不断发展,从传统的大水漫灌逐渐向节水灌溉转变,如喷灌、滴灌等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保证了小麦生长关键时期的水分供应。

- 施肥技术更加科学合理,根据土壤肥力检测和小麦生长需求,精准施肥,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减少了浪费和环境污染。

- 病虫害防治技术日益成熟,通过综合防治措施,如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相结合,有效控制了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降低了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农业机械化与规模化:

- 新中国成立初期,小麦种植主要依靠人力和畜力。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推进,从播种、田间管理到收获等环节,逐步实现了机械化作业。播种机、收割机、拖拉机等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 近年来,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小麦种植的规模化经营。一些种粮大户、农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他们通过集中连片种植,能够更好地应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小麦生产的效益和质量。

- 政策支持与保障:

- 国家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小麦生产的政策,如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等,提高了农民种植小麦的积极性。

- 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投入,支持小麦育种、栽培技术研究等工作,为小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 建立了完善的粮食储备体系,保障小麦的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增强了国家对粮食安全的调控能力。

总体而言,新中国时期小麦在品种、种植技术、生产方式以及政策支持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产量大幅增长,品质不断提升,为保障国家粮安全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现代,小麦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品种改良持续推进:

- 高产优质品种选育:科研人员利用先进的生物技术如基因编辑、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加速培育具有高产、优质(如高蛋白质含量、优良的面筋质量等)、多抗(抗病、抗虫、抗逆)特性的小麦新品种。例如,我国培育出的一些强筋小麦品种,在满足国内食品加工需求的同时,也提升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 适应不同环境的品种开发针对不同的气候条件(如干旱、高温、低温等)、土壤类型(如盐碱地等)和种植区域,选育出适应性更强的小麦品种,扩大了小麦的种植范围。比如在一些水资源短缺的地区,推广种植耐旱小麦品种,保障了当地的粮食生产。

- 种植技术不断创新:

- 精准农业应用:借助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传感器等技术,实现对小麦种植过程的精准监测和管理。可以精确掌握土壤肥力、水分状况、作物生长态势等信息,进而精准施肥、精准灌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 智能化农业设备应用:无人驾驶的播种机、收割机等智能化农业设备在小麦生产中逐渐得到应用,提高了作业效率和质量,减轻了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强度。

- 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如免耕、少耕、秸秆还田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有助于保持土壤肥力、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对小麦的可持续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 生产加工规模化与产业化:

- 规模化种植: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小麦种植的规模化,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涌现,他们通过集中连片种植,能够更好地应用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实现规模效益,提高小麦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 产业化发展:小麦的生产与加工环节紧密结合,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从种子供应、种植管理,到收获、仓储、加工,再到销售和食品制造等环节,实现了一体化发展,提升了小麦产业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大型的面粉加工企业、食品企业不断崛起,推动了小麦产业的现代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