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我吃德面粉

- 全球贸易与交流加强:

- 国际贸易量增长:小麦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全球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小麦的国际贸易量不断增长,各国之间通过贸易互通有无,满足自身的粮食需求,同时也促进了小麦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例如,一些小麦主产国通过出口小麦,获得了经济收益;而一些粮食短缺的国家则通过进口小麦,保障了国内的粮食供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 国际技术交流合作:各国在小麦科研、种植技术、产业发展等方面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分享经验、技术和资源,共同推动小麦产业的发展。比如,一些国际农业合作项目促进了小麦新品种、新技术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推广应用。

小麦在现代种植中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 自然因素方面:

- 气象灾害影响:

- 干旱:在一些地区,降水不足或分布不均,导致小麦生长过程中面临缺水问题,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发育、分蘖以及后期的产量和品质。比如在华北地区,春旱时有发生,若小麦在拔节、孕穗等关键时期遭遇干旱,会严重影响穗粒数和千粒重。

- 洪涝:在一些地势低洼或降水集中的地区,可能出现洪涝灾害,使小麦遭受水淹,导致根系缺氧、植株倒伏、病虫害滋生等,甚至可能造成绝收。例如在南方的一些稻麦轮作区,雨季的强降水可能引发麦田积水。

- 低温冻害:在小麦的生长季,尤其是冬前和早春时期,若遭遇强冷空气或寒潮,可能导致小麦发生冻害。轻则使叶片冻伤,影响光合作用和养分积累;重则造成植株死亡、分蘖减少,严重影响产量。像北方麦区冬季的极端低温天气,可能对小麦安全越冬构成威胁。

- 高温热害:在小麦灌浆期,若出现持续高温天气,会加快小麦的生长发育进程,导致灌浆期缩短,籽粒不饱满,千粒重下降,从而降低产量和品质。

- 病虫害威胁:

- 病害:常见的小麦病害如锈病(条锈病、叶锈病、秆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全蚀病、根腐病等,这些病害一旦发生且防控不及时,会在短时间内大面积传播蔓延,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损害。例如,小麦赤霉病不仅会导致产量大幅下降,还会使麦粒中产生毒素,影响食品安全。

- 虫害:蚜虫、麦蜘蛛、吸浆虫、黏虫等是常见的小麦害虫。蚜虫吸食小麦汁液,影响小麦的生长和发育;麦蜘蛛危害小麦叶片,造成叶片失绿、枯黄;吸浆虫幼虫吸食麦粒浆液,导致麦粒干瘪;黏虫在幼虫期大量取食小麦叶片,严重时可将叶片吃光,仅留叶脉。这些虫害发生严重时,会导致小麦减产甚至绝收。

- 人为因素方面:

- 种植管理粗放:

- 播种质量不高:部分地区存在播种量不合理、播种深度不均匀、播种时间不适宜等问题。播种量过大,会导致麦苗拥挤,通风透光不良,易发生病虫害,且后期容易倒伏;播种量过小,会造成麦田群体不足,影响产量。播种深度过深或过浅,都不利于小麦出苗和生长。播种时间过早或过晚,也会使小麦生长发育进程与季节气候不匹配,影响产量和品质。

- 施肥不合理:有的农民在施肥时,不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小麦的需肥规律进行科学施肥,存在重氮肥、轻磷肥和钾肥的现象,导致土壤养分失衡,小麦生长发育不良,抗逆性降低。或者施肥量不足,不能满足小麦生长的需求,影响产量;施肥量过多,又可能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还可能引起小麦徒长,增加倒伏和病虫害发生的风险。

- 浇水不科学:不能根据小麦的生长阶段和土壤墒情合理安排浇水,存在浇水过多或过少、浇水时间不当等问题。例如在小麦拔节期,如果浇水过多,可能导致植株徒长,抗倒伏能力下降;而在灌浆期,如果浇水不足,会影响籽粒灌浆,降低千粒重。

- 田间管理不及时:包括对麦田杂草清除不及时、病虫害监测和防治不及时、对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发现和处理不及时等。比如麦田杂草与小麦争夺养分、水分和光照,若不及时清除,会严重影响小麦生长;病虫害防治不及时,会导致病虫害蔓延,造成严重损失。

- 品种选择不当:一些农民在选择小麦品种时,没有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特点、种植制度等因素,盲目跟风选择所谓的“高产”品种,结果可能导致品种不适应本地环境,出现生长不良、产量不高、品质不佳等问题。例如,在一些干旱地区选择了需水量大的品种,在一些病害高发区选择了不抗病的品种,都会给小麦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 农业环境污染:

- 土壤污染: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以及农业生产中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等,导致土壤中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超标,影响小麦的生长和品质,甚至可能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

- 水污染:受到污染的灌溉水会携带有害物质进入麦田,对小麦根系造成伤害,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 大气污染:大气中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会对小麦叶片造成伤害,影响光合作用,降低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小麦病虫害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自然因素:

- 气候条件:

- 温度:适宜的温度是病虫害滋生和繁殖的重要条件。例如,小麦蚜虫一般在温度 12 - 20℃、相对湿度 50% - 80%时繁殖最快,在春末夏初气温回升时容易大发生;小麦赤霉病在小麦抽穗扬花期,遇到连续 2 - 3 天以上的阴雨天气,且温度在 15℃以上时,就容易爆发。

- 湿度:高湿度环境利于许多病菌孢子的萌发和害虫的生长发育。像小麦白粉病,在相对湿度较高时发病较重;在潮湿的麦田,纹枯病也容易发生和传播。

- 降水:过多的降水会导致田间积水,使小麦根系长期处于缺氧状态,生长势减弱,抗病虫能力下降,同时也为病菌的滋生创造了条件,如小麦根腐病在田间湿度大时易发病。而在一些干旱地区,由于水分缺乏,小麦植株生长不良,也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如蚜虫在干旱条件下往往发生严重。

- 土壤条件:

- 土壤质地:不同的土壤质地对小麦病虫害的发生有影响。例如,沙质土壤透气性好,但保水保肥能力差,小麦生长势相对较弱,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黏质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强,但透气性差,在湿度大时容易发生根部病害,如全蚀病、根腐病等。

- 土壤肥力:土壤肥力不足或不均衡,会导致小麦植株生长不良,抵抗力下降,易感染病虫害。如缺乏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会使小麦植株矮小、叶片发黄,容易受到蚜虫、红蜘蛛等害虫的攻击;而氮肥过量,又会使小麦植株生长过旺,组织柔嫩,增加感染白粉病、锈病等病害的风险。

- 土壤酸碱度:偏酸性或偏碱性的土壤可能影响小麦对某些营养元素的吸收,导致植株生长异常,进而引发病虫害。例如,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对磷的吸收能力降低,植株生长缓慢,容易感染病害。

- 病虫草害基数:上一季作物收获后,遗留在田间的病虫草害残体,如病株、病叶、杂草等,会成为下一季小麦病虫害的初侵染源。如果这些残体没有得到及时清理和处理,病虫害基数就会积累增加,导致小麦病虫害发生加重。例如,小麦赤霉病的病菌可以在稻桩、玉米秸秆等残体上越冬,来年条件适宜时侵染小麦;麦田中的杂草是蚜虫、红蜘蛛等害虫的寄主和栖息场所,杂草多的麦田,害虫发生往往也比较严重。

- 人为因素:

- 种植管理:

- 品种选择:不同的小麦品种对病虫害的抗性存在差异。如果选择了不抗病虫的品种,或者品种的抗性已经退化,就容易导致病虫害发生严重。例如,一些感病品种在锈病流行年份,发病程度会明显高于抗病品种;部分不抗赤霉病的品种,在赤霉病高发区种植,发病概率和严重程度都会增加。

- 播种时间:播种过早或过晚,都可能使小麦生长发育与季节气候不匹配,从而增加病虫害发生的风险。播种过早,小麦冬前生长过旺,抗寒能力下降,容易在冬季遭受冻害,同时也为病虫害的越冬提供了有利条件;播种过晚,小麦冬前生长量不足,苗弱,春季返青晚,也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例如,在一些地区,如果小麦播种过早,春季容易发生白粉病和锈病;播种过晚,后期可能受到蚜虫和干热风的危害。

- 播种密度:播种密度过大,会导致麦田通风透光不良,湿度增加,为病虫害的滋生和传播创造了有利环境。例如,密度过大的麦田,白粉病、锈病等病害发生往往较重;同时,由于植株之间竞争激烈,小麦生长势弱,也容易受到蚜虫等害虫的侵害。

- 施肥浇水:施肥不合理,如氮肥施用过多、磷钾肥施用不足,会使小麦植株生长过旺,组织柔嫩,易感染病虫害。浇水过多或过少,也会影响小麦的生长和抗病虫能力。例如,浇水过多导致田间湿度过大,容易引发纹枯病、根腐病等病害;而在干旱条件下,小麦植株生长不良,蚜虫等害虫发生会加重。

- 田间管理:田间杂草清除不及时,会与小麦争夺养分、水分和光照,还可能为病虫害提供栖息和繁殖场所,加重病虫害的发生。例如,麦田中的看麦娘、野燕麦等杂草,是小麦蚜虫、吸浆虫等害虫的寄主;同时,杂草还会影响麦田的通风透光,增加湿度,有利于病害的发生。此外,对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不及时,错过最佳防治时期,也会导致病虫害发生严重。

- 农药使用:

- 农药选择不当:如果选择的农药不对症,或者使用了过期、假冒伪劣的农药,就无法有效防治病虫害,甚至可能导致病虫害产生抗药性,增加防治难度。例如,使用对小麦锈病无效的农药防治锈病,必然达不到防治效果;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防治蚜虫,蚜虫可能会逐渐产生抗药性,导致防治效果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