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番讨论,大家对改造祠堂的想法逐渐达成了共识。
王大山趁热打铁,开始组织人员进行前期的规划和准备工作。
他邀请了城里的设计师来对祠堂进行测量和设计,同时发动村民们收集村里的老物件、老照片和传说故事等资料。
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王大山遇到了一些困难。
有些村民对自己家里的老物件非常珍惜,不愿意拿出来展示。
王大山便一家一家地去做工作。
“张大爷,您这把老锄头虽然旧了,但它见证了咱村的历史,放在文化展示中心,能让更多人了解咱过去的生活。而且,我们会好好保管的,不会弄坏的。”
张大爷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王支书,我相信你,就把这锄头交给你吧。”
设计师来到村里后,对祠堂的结构和历史进行了深入了解。
“王支书,这个祠堂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我们在改造的时候要尽量保留它的原始风貌,同时融入现代的展示元素。”
设计师说道。
王大山认真地听着,不时地提出自己的想法:“我们还可以在展示中心里设置一些互动区域,让游客们亲自体验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
随着准备工作的推进,祠堂的改造工程正式启动。
村民们纷纷自愿加入到施工队伍中,帮忙搬运材料、清理场地。
王大山每天都在施工现场忙碌,监督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大家加把劲,争取早日把文化展示中心建好,让咱村再添一个亮点。”
王大山鼓励着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