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四百六十七章 奢香夫人

当时黔中正遭大旱,粮食无收,人民生活极端困苦,赋税无从征集。奢香多次行文陈诉,而马烨却借机将奢香抓到贵阳,指令壮士裸露奢香的身体,鞭笞奢香的背部,企图激怒彝族兵衅。

奢香属下四十八部头人,早已恨透马烨,得知奢香受辱,更加愤怒,即带领兵丁聚集,战事一触即发。

奢香深明大义向属下表明不愿造反的态度,当众揭露了马烨逼反的用心,从而避免了一场殃及贵州各族人民的战祸。

其后奢香经贵州宣慰副使宋钦之妻刘淑贞的引荐,直接走诉京师,向朱元璋面陈马烨逼反的真相。

朱元璋大为感动欲除马烨,便问奢香“以何报答”,奢香回禀:“愿令子孙世世不敢生事”。并即表示“愿意刊山凿险、开置驿道”。

朱元璋大喜,封奢香为“顺德夫人”,赏赐金银和丝织品等物,并将马烨召回京都治罪。

回到黔中后,奢香夫人开辟了两条驿道,打开了与川、滇、湘的通道,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稳定了西南的政治局面,确定了与明王朝的臣属关系。

朱元璋闻奏大悦,说道:“奢香归附,胜得十万雄兵”。

开置驿道后,奢香夫人又多次组织朝贡,亲自带队到金陵朝觐,通过禀呈政务、输赋、进贡地方物产和马匹等活动,使黔中地区和明王朝中央政权的关系更加密切起来。

通过广泛地接触汉族地区文化,奢香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决心亲身倡导文明。摄职期间向外广聘汉儒,多方接纳文人学士,兴办宣慰司学培养各族子弟;招来能工巧匠,传授先进的耕织技术,开置农田,发展生产;倡导彝汉融和,安居乐业,并将长大成人的独子阿期陇弟送入京师太学读书。

洪武二十五年,阿期陇弟学成而归,朱元璋赐予三品朝服并袭衣、金带等,并钦赐姓“安”。

经过奢香夫人的勤政治理,苦心经营,水西地区社会安定,民族和睦相处,经济发展,文明气象日昌。

黔中能够融入华夏大家庭,甚至彝族能够融入华夏大家庭,奢香夫人都居功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