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四皇之战

1497年2月,经过近一年的商议后,三位帝国的皇帝齐聚萨犹西亚与罗斯特瓦伦边界的一座小城卡玛伦亚斯中签订了《三皇对殷圣战盟约》,宣布正式联合,对殷朝宣战。萨犹西亚六十万大军陈兵边境,罗斯特瓦伦则征召了八十万大军向殷朝西北开赴。至于凯尔德则是将自己的主要兵力,包括十四万火枪军的五十五万精锐部队派往了萨犹西亚,而另一方面则是准备通过自己的制海权登陆殷朝东南海岸,使得殷朝三面受敌。四月,天武帝得到关于三国具体兵力的消息,立刻大肆征兵,四十万大军前往西北防守,八十万大军陈兵萨殷边界正面战场,海岸线则交由各地驻军防守,并组建一支万人军队以支援受到攻击的海岸城市。

6月,各国均已备战完成。罗斯特瓦伦的大军已经攻入殷朝西北,此刻正长驱直入。由于海军的弱小,殷朝东南领海已被凯尔德舰队封锁。

7月,萨罗两国联军跨过边境,向殷军发起进攻。然而,当他们一路未受抵抗的来到定北关城下时,却只是看见殷军密密麻麻的火枪阵列在城池周围的丘陵上排开,更远处是一门门布置好的新式火炮。三国在商定战争计划时,殷朝生产武器和训练兵员的脚步从未停下,现在这工业的成果终于显露出了威力。铺天盖地的炮击让联军不得不暂时退却,凯尔德军队同样搬出了自己的火炮与殷军对轰,可殷军的火炮都在城墙上或挖掘出的工事中,凯尔德的火炮能造成的伤害实在有限。现在,联军需要商讨出新的对策了。

西北的罗斯特瓦伦军一路高歌猛进,连续击破西北三道关隘继续向内地进发。终于,在旧日王朝的门户——天门关前,他们终于停下了脚步。

天门关前有一条河流,这河流便是折河。折河本来在高原上流动,到了天门关前却飞流直下,化为瀑布流入河谷之中,然后向地势较低的西北方流去。阻挡一路沿河而来的罗斯特瓦伦军的是天门关前的护城河,这护城河足足有五米深,十米宽,长度则涵盖整个河谷。而这样的护城河甚至有前后两道。桥梁早已被殷军摧毁,护城河之间到城墙下那几百米的空地已经交错放置着拒马和黑银尖刺,城墙上火枪与火炮严阵以待。这几百米的地狱集齐了刀山火海水渊,暂时挡住了大军的脚步。

正面战场,联军终于商议出了对策。他们聚集所有骑兵向定北关西边发起进攻,同时进行炮击和步兵冲锋,让定北关无法支援。付出惨重代价后,定北关的西部阵地被攻陷,可仅仅是骑兵来到这里并没有作用,他们必须等待后方的步兵与云梯才能登上城墙。只是负责运送云梯的部队会遭到城墙上火炮的轰炸,运输只能绕一个大圈从侧面进行。为了掩护西边的进攻,正面的联军又一次发起冲锋,联军通过西边的火炮压制定北关西城墙,接着用人命换取运送云梯的队伍前进。在持续的火炮轰击下,定北关西城墙损失惨重,终于是出现了火力停歇的间隙。联军前线将领离开抓住机会将云梯搭在城墙上,指挥士兵发起了新一轮冲锋。

小主,

在联军的骑兵主力进攻定背锅西部阵地时,一直在战场东方的殷军骑兵主力得到了命令,趁机分别突袭联军的补给线和营地。为了隐秘行动,他们需要一路前进到联军东北方的森林中,然后绕行到联军的后方实施行动。与此同时,西部防线南方第二道防线的殷军开始向北推进,目标正是联军的骑兵主力和攻城部队。殷军阵列的前两排是手持大盾和长矛的步兵,负责提供掩护,他们后面则是四列火枪手,再往后还有负责与骑兵搏杀的剑士和运送弹药的辅兵,再往后则是负责远程压制的弓箭手和马车拉着的火炮。这样的阵型可谓面面俱到,进入射程后,火炮和箭雨立刻向联军骑兵扑去,而联军骑兵也向殷军战阵发起了冲锋。

殷军的战阵长度足有五里,兵力十余万,而联军骑兵差不多也是这个数量。火枪和阵列的优势磨平了步兵和骑兵的差距,联军骑兵付出了巨大伤亡才杀进阵中。可这时经过训练的殷军火枪兵忽然下蹲,第二排步兵来到了火枪兵后方举盾,顿时火枪兵前后都被防护住,他们停止射击,帮助步兵稳住盾牌,以这样的方式应对骑兵的冲击。联军骑兵想象中对火枪兵的屠杀并没有发生,他们一冲进去就陷入了和殷军剑士的鏖战。这些剑士练习过在地面滑行切开马腹、砍断马腿的技巧,让骑兵们失去了速度的优势,只能陷入苦战之中。等待骑兵的冲击结束后,前方的火枪手与步兵阵列居然直接抛下了这里的战场,快速向前推进,目标直指联军攻城部队。

西城墙的防守此刻也有了结果,殷军守军直接将油顺着云梯倒了下去,随后便点起了火。云梯上有防火的金属蒙皮,不会被烧断,但攻城的士兵却没有这番效能。登城的攻势一断,殷朝更后方防线的巨型投石机开始了工作,它们投射的弹药是被浸满油的布包裹的黑烟石,在点燃引线后由投石机投射出去。城墙下密密麻麻的联军士兵看见了这一颗颗从天而降的火流星,然后在惊慌中迎来了自己的死亡。爆炸与火焰点燃了整个战场,联军终于选择了撤退。被剑士纠缠的骑兵主力只能集结人马向西方撤退,否则会被此时位于他们北边的殷军阵列所包夹。

此时,突袭联军营地的殷军骑兵却吃了败仗。凯尔德火枪军的火力和营地的哨塔让这些骑兵损失惨重。他们当即选择撤退。这时,侦察兵向这支骑兵的统帅陈楚报告了前线联军撤退的消息,这位将军当即决定切断前线联军撤退的道路,率军向前线进发。更北边的地方,负责切断补给线的殷军骑兵大货成功。尽管联军为补给线上的运输队配备了相当规模的守卫,但在大规模骑兵的突袭面前还是显得羸弱不堪。此时殷军相较于联军的优势便显现了出来,殷军有定北关和北邙城之间的官道作为连接,沿线防守严密,还能从北邙城中出兵支援,因此补给线毫无危险。而联军方面,在萨犹西亚边境的子爵领覆灭后,距离前线最近的萨犹西亚城市也有七十多里路,防守自然捉襟见肘。

收到补给线遇袭消息的萨犹西亚和凯尔德皇帝十分愤怒,但他们现在必须早做决定:是靠着目前还能维持三个月的粮草继续进攻,还是暂时撤回萨犹西亚领地?毫无疑问,他们选择的前者。殷军主力已经开始发动进攻,联军也在此时收到命令,不再撤退,而是回头全力进攻。两位皇帝选择御驾亲征,亲自率领主力正面推进。那只决心包抄联军前线部队的骑兵此时却陷入的包围之中。

就在双方的部队迅速接近,开始厮杀时,天上却是阴云密布,雷声轰鸣。不出一会儿竟下起大雨来。这天气对双方来说皆是有利有弊,不过当下显然联军占的便宜更大些。殷军之前的火攻失了效果,追击的速度也慢了下来。正面战场已经乱作一团,殷军试图包抄的那一拨骑兵已经被消灭殆尽。泥泞的原野上,火枪和长矛挣扎着搏斗,两边都被拖入了泥潭。

泥泞中的战斗持续了十日,到最后,尸体已经将战场填满,而泥泞的阻碍已经消失了。得以脱身的殷军立即撤退,而西边撤退不及时的联军骑兵此时已经折损了接近一半了。定北关的城楼只被几个联军士兵短暂的踏足过,最终联军的西路步兵撤回营地时已是十不存一。这场战斗联军方面死亡人数大概是十八万,殷军也有几乎九万人死亡,伤者不计其数。总的来说,还是殷军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