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完后,乾隆拿起奏折审视一番,嘴角露出满意的笑容,夸赞道:“云儿,写得甚好,这批示既有温情又不失威严,日后定能帮朕更多。”
萧云心中满是欢喜,轻轻应道:“弘历,能帮上你,我也开心。”
紧接着,乾隆又拿起一本奏折,眉头再度皱起。
这本折子来自云南,奏称当地土司间时有争斗,边界局势动荡,商旅通行受阻,请求朝廷派兵弹压,维护治安。
乾隆沉思片刻,对萧云说道:“云儿,这事儿关乎边疆稳定,咱们得慎重。
先写滇省土司争斗频仍,朕心忧之。”
萧云依言书写,乾隆继续口述:“着云贵总督速调精兵两千,会同当地土司头目,晓谕利害,平息纷争,务必确保商旅安全,道路通畅,若再滋事,唯尔等是问。”
萧云屏气敛息,专注书写,不多时,一份条理清晰的批示完成。
紧接着,乾隆又拿起一本奏折,眉头轻皱,眼神中透着几分愠怒。
这本折子来自福建,奏称沿海倭寇时有侵扰,烧杀抢掠,渔民不敢出海,村庄屡遭破坏,请求朝廷增兵设防,保一方安宁。
乾隆冷哼一声:“小小倭寇,竟敢如此张狂,扰我大清海疆。”
说罢,看向萧云:“云儿,咱们这般批。
先写闽省倭寇肆虐,百姓受苦,朕怒不可遏。”
萧云依言提笔,乾隆继续道:“着福建水师提督整军备战,增派兵船二十艘,将士一千五百名,沿海巡逻,遇倭即击。
务必将倭寇剿灭,还我百姓太平,若再令倭寇得逞,提头来见。”
萧云心潮澎湃,手中笔锋更健,不多时,一份饱含决绝之意的批示完成。
未及停歇,乾隆再取一本奏折,目光扫过,神色稍缓,“此乃湖南知府所奏,称当地新办书院,广纳学子,然书籍匮乏,恳请朝廷拨些经史子集以供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