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关键时刻伸出援手

更不用说还有适航认证这道高墙了。

随着苏连解体,俄易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减弱,许多国家对购买未经欧美认证的俄易斯飞机犹豫不决。

因此,当听说华夏与欧洲达成适航互认时,克里莫夫仿佛看到了一线生机,就像溺水者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

然而,克拉夫琴科提醒他,适航互认只适用于支线飞机,并且这些飞机必须由华夏境内的公司设计制造。

克里莫夫并不放弃,他提到之前华夏考察团访问塔什干期间,曾暗示有兴趣在国内生产图204系列客机,并愿意接受技术转让及按照中方要求改进飞机。

听到这里,克拉夫琴科感到震惊。

他不知道为何公司高层隐瞒了这么重要的信息,而且他担心将生产线迁至华夏会影响到下诺夫哥罗德工厂的命运;

以及改变飞机的设计标准是否意味着放弃了图204的灵魂。

面对质疑,克里莫夫承认问题棘手,但他强调现在公司濒临破产,出售飞机型号可能是唯一出路。

他还保证,即便部分生产转移到华夏,米格公司在未来十年内仍可继续供应零部件,确保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最重要的是,只有先活下来,才有机会谈未来的发展。

克里莫夫的话语中充满了现实主义色彩,虽然他的提议可能让一些人觉得无奈,但对于一个面临绝境的企业而言,生存是首要考虑的问题。

克拉夫琴科张了张嘴,想反驳克里莫夫的话,但一时找不到合适的理由。

他快速思考了一下对方的论点,竟意外地觉得有几分道理。几秒钟后,他接受了这个新的视角。

“我明白了,你说得对。”

克拉夫琴科说道,然而,他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了另一个疑虑:“不过,图204的起飞重量达到100吨,远超协议规定的范围啊。”

克里莫夫显然早有准备,他面带无奈地说:“图204是他们想要的,但我们也有我们的筹码。

我们可以考虑缩小图334的设计,然后把两者打包谈判。